《鹊踏枝 读《唤云楼词》有游恭王府忽忆丁亥亦曾来此遂次其韵》

时间: 2025-04-29 10:18:00

柳罢婆娑风力细。

踯躅瑶阶,此意凭谁会。

飞翠流丹园景媚。

红衰绿减芳春卉。

尽管良工能起废,大敞侯门,犹使游人醉。

樽俎场中扬舞袂,可堪日暮金瓯碎!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鹊踏枝 读《唤云楼词》有游恭王府忽忆丁亥亦曾来此遂次其韵
作者: 傅义 〔当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柳罢婆娑风力细。踯躅瑶阶,此意凭谁会。
飞翠流丹园景媚。红衰绿减芳春卉。
尽管良工能起废,大敞侯门,犹使游人醉。
樽俎场中扬舞袂,可堪日暮金瓯碎!

白话文翻译:

柳树的舞姿已停止,微风轻拂。
我在瑶台踱步,这份心意又能让谁理解呢?
飞舞的翠色与流动的丹霞,园中的景色如此迷人。
虽然红花已衰、绿草已减,春天的花卉依然芬芳。
纵使再优秀的工匠也无法修复这些废墟,
宽敞的侯门之下,依然让游人陶醉。
酒樽与菜肴间,轻扬舞袂,
可惜的是日暮时分,金瓯已然破碎!

注释:

  • 婆娑: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 踯躅:慢慢走,形容徘徊的样子。
  • 良工:指能工巧匠,技艺高超的人。
  • 樽俎:酒杯和菜肴的总称,象征宴席。

典故解析:

“金瓯碎”典故形象地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事物的易逝,寓意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感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义,现代诗人,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他的作品往往融合古典与现代的元素,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对恭王府游玩的回忆中,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景色的感慨。通过与丁亥年间的回忆相结合,诗人更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开篇以“柳罢婆娑风力细”引入,生动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优雅。诗人在瑶阶上踱步,感受到周围景色的美丽,同时却又感到一种孤独和惆怅,似乎在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飞翠流丹园景媚”一句,描绘了园中色彩斑斓的景色,令人陶醉。尽管春天的花卉正在衰退,但诗人仍然感受到生命的芬芳,体现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尽管良工能起废”则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历史遗迹时的无奈,虽有工匠的巧手,却无法复原逝去的繁华。

最后“樽俎场中扬舞袂”将宴席生活与日落时分结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惆怅,整体充满了对美好瞬间的回忆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柳罢婆娑风力细:柳树的舞动已停止,微风轻轻拂过。
    2. 踯躅瑶阶,此意凭谁会:在瑶台上徘徊,这份心情又有谁能理解。
    3. 飞翠流丹园景媚:园中秀美的景色如飞舞的翠色和流动的丹霞。
    4. 红衰绿减芳春卉:春天的红花衰落,绿草也减,依然香气四溢。
    5. 尽管良工能起废:即使是优秀的工匠也无法复原那些废墟。
    6. 大敞侯门,犹使游人醉:宽敞的侯门依然让游人沉醉。
    7. 樽俎场中扬舞袂:酒和菜肴间轻扬舞袂的场景。
    8. 可堪日暮金瓯碎:可惜日暮时分,金瓯已经破碎。
  • 修辞手法:
    这首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飞翠流丹”)、拟人(如“柳罢婆娑”)、对仗(如“红衰绿减”),这些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体情感基调是温柔而又略显忧伤。

意象分析:

  • 柳树:象征生命的柔韧与美丽。
  • 瑶阶:代表高贵、典雅的场所,体现诗人的情感寄托。
  • 春卉:象征生命的繁盛与短暂,美好却易逝。
  • 樽俎:象征宴席,代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融。
  • 金瓯:象征美好事物的脆弱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柳罢婆娑”意指什么?
    A. 柳树在风中摇摆
    B. 柳树已停止摇动
    C. 柳树很高
    D. 柳树很美

  2. “飞翠流丹”中的“翠”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植物
    B. 翠鸟
    C. 翠玉
    D. 翠色的衣服

  3. 诗歌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欢快
    B. 忧伤
    C. 愤怒
    D. 无聊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游子吟》 孟郊

诗词对比:

  • 比较傅义的《鹊踏枝》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时光与亲情的思念,但傅义的作品更侧重于对自然与人文的结合,而李白则更关注个人的情感与孤独。

参考资料: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古典诗词解析》
  • 相关诗人传记与评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