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满子权二首》

时间: 2025-01-26 04:23:30

终年谋食亦何得,浪取穷愁只自侵。

饿死有时非正命,劳生几不愧常心。

百年此去尘埃在,万古从来意思深。

莫说山林是轻往,穷来无计得山林。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满子权二首
王令 〔宋代〕

终年谋食亦何得,
浪取穷愁只自侵。
饿死有时非正命,
劳生几不愧常心。
百年此去尘埃在,
万古从来意思深。
莫说山林是轻往,
穷来无计得山林。

白话文翻译:

整年为了谋生却没有所得,
只是在不停地增加自己的忧愁。
饿死有时并非命中注定,
而我辛劳一生却无愧于我的良心。
百年过去,尘埃依旧存在,
万古以来,意蕴深远。
别说山林是轻易可得的,
在贫穷中无计可施去得山林。

注释:

  • 谋食:谋求生计,寻找食物。
  • 浪取:无意义地获取,徒劳无功。
  • 穷愁:贫困带来的忧愁。
  • 饿死:指因饥饿而死,表达了生活的艰难。
  • 正命:正当的命运,非命中注定。
  • 劳生:辛苦生活。
  • 常心:保持一颗平常心。
  • 尘埃:指世间的纷扰与过往。
  • 无计:没有办法。
  • 得山林:指得到安静的生活或归隐的地方。

典故解析:

该诗中并没有直接提及著名的典故,但通过对生活困境的描绘,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生存与理想的矛盾思考。诗人通过个人的经历,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令(约公元1020年-约公元1080年),字子权,号惭愧,北宋诗人,生于今浙江,工诗词,尤擅长五言绝句。他的诗歌以清新脱俗著称,常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及士人生活艰难的背景下,王令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反映了当时士人面临的生存压力。

诗歌鉴赏:

《寄满子权二首》通过对生活艰辛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存与理想的深刻思考。诗中开头两句“终年谋食亦何得,浪取穷愁只自侵”,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困境,传达出一种无奈与无助的情感。随后,诗人反思生活的意义,认为“饿死有时非正命,劳生几不愧常心”,即使生活再苦,也要保持内心的坦然与善良。后四句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即便在百年之后,尘埃与困扰依然存在,唯有理想与追求的深远意义超越了生死。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山林”,象征着理想与归隐的生活,反衬出现实的无奈与困苦,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终年谋食亦何得”:整年辛苦求生,却无所获,表达对现实的失望。
    2. “浪取穷愁只自侵”:徒劳无功地增加自己的忧愁,反映生活的艰辛。
    3. “饿死有时非正命”:有时因饥饿而死并不是命中注定,展示了对命运的反思。
    4. “劳生几不愧常心”:辛苦生活,却无愧于内心,保留了本心的坦然。
    5. “百年此去尘埃在”:即使百年后,世间依旧尘埃满布,表现了对历史的感慨。
    6. “万古从来意思深”:千古以来,生活的意义深远而复杂。
    7. “莫说山林是轻往”:山林生活看似容易得到,实际上并非如此。
    8. “穷来无计得山林”:在贫困中无计可施,无法实现理想。
  •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句式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如“谋食”与“浪取”形成对比。
    • 隐喻:山林象征理想与隐逸生活,表达出对理想的追求。
  •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个人生存困境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的渴望,强调在困境中保持内心的坦然与善良。

意象分析:

  • 山林:象征着理想、归隐与宁静的生活,反映了人们向往的理想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山林”象征什么?

    • A. 自然
    • B. 理想与归隐的生活
    • C. 现实生活
    • D. 其他
  2. 诗人对辛苦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 A. 无奈
    • B. 满足
    • C. 愤怒
    • D. 绝望
  3. “穷来无计得山林”中的“穷”指的是什么?

    • A. 贫困
    • B. 绝望
    • C. 忙碌
    • D. 轻松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王令与杜甫在生活困境的描写上有相似之处,王令的“劳生”与杜甫的“国破山河在”都表达了对生活艰难的深刻感受,但王令更强调内心的坦然,而杜甫则多了一份忧国忧民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王令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