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古诗韵 其一》

时间: 2025-01-22 23:44:04

飞云添远思,淫雨滞行期。

渐入老来景,都非少壮时。

林昏归鸟疾,溪急上船迟。

眼底元元弊,何人念在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飞云添远思,淫雨滞行期。
渐入老来景,都非少壮时。
林昏归鸟疾,溪急上船迟。
眼底元元弊,何人念在兹?

白话文翻译:

飞云增添了我远方的思念,
淫雨使我滞留了行程的期望。
渐渐进入老年时光,一切都不是年轻时的样子。
林间的黄昏,归来的鸟儿飞得急促,
溪水湍急,船行得慢了。
眼前的万物都已衰败,
又有谁会在意此时的我呢?

注释:

  • 飞云: 形容云彩在空中飘动,喻指思乡之情。
  • 淫雨: 泛指绵绵细雨,带有滞留的意味。
  • 渐入老来景: 指渐渐进入老年,景象与年轻时不同。
  • 林昏: 林中的黄昏时分。
  • 元元弊: 指眼前的事物都已衰败。
  • 念在兹: 意指在此时此地,谁在关心我。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飞云”“淫雨”反映了古代文人常用的意象,与对自然的感悟紧密相连。诗人常常借用自然景象来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冕,元代诗人,字仲明,号白云山人,浙江人。他一生清贫,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作品多以自然感悟和人生哲理为主。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具有浓厚的个性。

创作背景:

《次古诗韵 其一》写作于王冕晚年,时值人生的反思阶段,诗中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变化的思考。诗人借用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过去的怀念。

诗歌鉴赏:

《次古诗韵 其一》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飞云和淫雨的意象,表达了自己对远方和时间流逝的思考。首联以“飞云添远思”开篇,营造出一种思念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接着,诗人用“淫雨滞行期”描述了因雨而无法行走的无奈,进一步强化了时间与人生的无常。

中间两句“渐入老来景,都非少壮时”,直白地道出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感慨,强调了人生各个阶段的差异,展现出一种对青春的怀念与对老年的无奈。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归鸟和溪水的急促,传达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对衰老的无情感受,最后以“何人念在兹”收结,流露出深深的孤独与被遗忘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王冕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飞云添远思: 飘动的云朵加深了远方的思念,表现了对故乡或某种事物的向往。
  2. 淫雨滞行期: 细雨绵绵,使得行程受到耽搁,暗示人生的无常与不如意。
  3. 渐入老来景: 逐渐进入老年的境地,感慨老年生活的变化。
  4. 都非少壮时: 一切都与年轻时不同,暗示对青春的怀念。
  5. 林昏归鸟疾: 黄昏时分,归来的鸟儿飞得急促,象征生命的急促与无奈。
  6. 溪急上船迟: 湍急的溪水使得上船的速度变慢,暗示生活中的种种阻碍。
  7. 眼底元元弊: 眼前的景象都显得衰败,表达了对现实的失望。
  8. 何人念在兹: 在此时此地,又有谁会在乎我呢?流露出深刻的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飞云”与“淫雨”比喻思念和人生的无常。
  • 对仗: 诗句之间形成的对仗结构,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 描述归鸟与溪水,使自然景象具有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

整首诗呈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自身孤独处境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

意象分析:

  • 飞云: 代表思念与远方,象征着不可捉摸的心情。
  • 淫雨: 代表人生的阻碍与无奈,暗示着情感的沉重。
  • 归鸟: 象征着归属与回归,反映了人对家的渴望。
  • 溪水: 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急促,表达出对人生变迁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淫雨”指的是:

    • A. 大雪
    • B. 细雨
    • C. 风暴
    • D. 晴天
  2. “渐入老来景”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事业
    • B. 青春
    • C. 自然
    • D. 友情
  3. 最后一句“何人念在兹”表达了哪种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
    • C. 愤怒
    • D. 幸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登高》
  • 孟浩然《春晓》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王冕的《次古诗韵 其一》都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慨,但王冕更多地关注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变化,而李白则在月下饮酒中寻找自我与美好时光的共鸣。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王冕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