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时间: 2025-01-10 22:01:41

风清月莹,天然标韵,自是闺房之秀。

情多无那不能禁,常是为、而今时候。

绿云低拢,红潮微上,画幕梅寒初透。

一般偏更恼人深,时更把、眉儿轻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风清月莹,天然标韵,自是闺房之秀。情多无那不能禁,常是为而今时候。绿云低拢,红潮微上,画幕梅寒初透。一般偏更恼人深,时更把眉儿轻皱。

白话文翻译:

风清月明,天然的风韵,正是闺房中的美人。情感多得无法抑制,常常是在这个时候。绿云轻轻聚拢,红潮微微上升,画帷幕下,梅花的寒意刚刚透出。这样的情景更让人心烦意乱,时常轻轻皱眉。

注释:

  • 天然标韵:自然天成的风韵。
  • 闺房之秀:形容美丽的女子,出自于闺房。
  • 情多无那:情感颇多,无法自已。
  • 绿云低拢:形容云彩如绿纱般轻盈聚拢。
  • 红潮微上:形容脸颊微微泛红。
  • 画幕梅寒初透:画帷幕透出梅花的寒意。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写的情景与词人的内心情感紧密相关,反映出宋代文人对爱情、自然及环境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之仪是宋代著名的词人,生于北宋时期,工于词作,擅长表达细腻情感。他的作品多描写男女情感和自然景色,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感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结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描绘。

诗歌鉴赏:

《鹊桥仙》通过清新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露,构建了一个浪漫的情境。开篇的“风清月莹”便勾勒出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诗人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表现出一种内心的渴望和情感的无奈。

“情多无那不能禁”道出了诗人对情感深处的自我挣扎,虽情感多,却无从抑制,体现出一种无奈与对当下情感的认同。接下来的描写中,绿云和红潮的意象交织,展现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使人仿佛置身于那样的环境中,感受到那份柔情和诗意。

最后的“时更把眉儿轻皱”则是对情感烦恼的真实写照,诗人在美丽的景色中隐隐感受到的忧愁,更加使整首词透出一丝愁绪,使读者感同身受。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深刻地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微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清月莹:描绘出清爽的风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
  • 天然标韵,自是闺房之秀:强调自然之美与闺房中的女子的清丽,突出了女性的美好。
  • 情多无那不能禁,常是为而今时候:表现出爱情的复杂,情感的多样性,以及对当下情景的深刻感受。
  • 绿云低拢,红潮微上:通过色彩的描绘,渲染出情感的细腻变化。
  • 画幕梅寒初透:展现出画面中的寒意与自然的结合,增加了诗的意境。
  • 一般偏更恼人深,时更把眉儿轻皱:情感的烦恼与忧愁,在自然美景中更加显得深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然标韵”比喻女子的自然美。
  • 拟人:如“绿云低拢”,让云彩似乎有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词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展现了自然美与情感的交融,反映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细腻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自由、轻松。
  • :象征纯洁、明亮。
  • :象征柔和、变化。
  • :象征坚韧、清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词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李之仪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绿云低拢”形象地表现了:

    • A. 阴沉的天气
    • B. 美丽的女子
    • C. 自然的柔和
    • D. 夜晚的星星

答案

  1. B. 李之仪
  2. C. 自然的柔和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李之仪的《鹊桥仙》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爱情的细腻观察和感受,但李之仪更侧重于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了个人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之仪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