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落照(一作耿湋诗)
马戴 〔唐代〕
照曜天山外,飞鸦几共过。
微红拂秋汉,片白透长波。
影促寒汀薄,光残古木多。
金霞与云气,散漫复相和。
白话文翻译:
夕阳照耀着天山之外,几只飞鸟伴着光影飞过。微微的红光轻拂着秋天的银河,片片白云透过长长的水波。影子在寒冷的沙滩上变得更加模糊,残留的光辉在古老的树木间游离。金色的霞光和云气交织在一起,散漫而又和谐。
注释:
- 照曜:照耀,光亮。
- 飞鸦:飞过的乌鸦,象征孤独和秋天。
- 微红:微微的红色,形容夕阳的柔和光辉。
- 秋汉:指秋天的银河。
- 片白:指白云。
- 透:穿过,透过。
- 长波:指水波,形容水面波纹。
- 影促:影子变得模糊或急促。
- 寒汀:寒冷的沙滩。
- 光残:残余的光辉。
- 古木:古老的树木。
- 金霞:金色的霞光。
- 云气:云雾,云彩的气息。
- 散漫:分散而不集中。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天山”,是中国西北部的一座重要山脉,象征着远方的壮丽和神秘;“秋汉”则是对银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秋夜的思索与眷恋。乌鸦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孤独、离别,也与秋天的萧瑟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戴,字子容,号青山,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其诗风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天的傍晚,诗人在天山脚下,面对壮丽的自然景观,产生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透露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诗歌鉴赏:
《落照》是马戴的一首经典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傍晚的自然美景,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开篇以“照曜天山外”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辽阔壮丽的自然背景,接着“飞鸦几共过”,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乌鸦的飞过象征着秋天的到来,也暗示着一种孤独的情绪。
接下来的“微红拂秋汉”,诗人细腻地描绘了夕阳映射在银河上的微红色彩,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随着诗句的深入,“影促寒汀薄,光残古木多”,影子和光辉的交替,表达了时间的短暂与生命的无常,寒冷的沙滩和古老的树木则营造了一种静谧、苍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金霞与云气,散漫复相和”,将前面的景象汇聚成一个和谐的画面,金色的霞光与云气交融,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和谐,同时也给予了读者一种心灵的慰藉,似乎在提醒人们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总有美好存在。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思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理,是唐代山水诗的典范之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照曜天山外:描绘了夕阳照耀在远处天山的壮丽景象,给人以开阔的感觉。
- 飞鸦几共过:飞过的乌鸦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同时带来了孤独感。
- 微红拂秋汉:夕阳的微红光芒映照在秋天的银河上,渲染了诗的柔和气氛。
- 片白透长波:白云透过水波,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影促寒汀薄:影子在寒冷的沙滩上变得模糊,象征时间的短暂。
- 光残古木多:残余的光辉映照着古老的树木,传达出对过去的思考。
- 金霞与云气:金色的霞光与云气交织,展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 散漫复相和:最后的和谐描绘了自然的美态,给人以安宁感。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金霞”比喻美好的自然景象。
- 拟人:光辉与影子的变化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落日余晖和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体现了唐代诗人追求自然与人心合一的哲学思想。
意象分析:
- 天山:象征远方的壮丽,代表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 飞鸦:孤独与离别的象征,代表对过往的回忆。
- 微红:夕阳的柔和光辉,象征温暖与希望。
- 秋汉:银河,代表浩瀚的宇宙与无尽的思考。
- 古木:象征历史与时间的流逝。
- 金霞:美好与希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飞鸦几共过”中的“飞鸦”指的是什么?
- A. 小鸟
- B. 乌鸦
- C. 鹰
-
诗中提到的“寒汀”指的是什么?
- A. 热的沙滩
- B. 寒冷的沙滩
- C. 湿润的草地
-
“金霞与云气,散漫复相和”表达了什么?
- A. 纷乱
- B. 和谐
- C. 喧闹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
- 李白《静夜思》: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与马戴的孤独感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马戴《落照》这首诗的全面分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