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时间: 2025-01-25 22:57: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作者:李白
洞庭西望楚江分,
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
不知何处吊湘君。
南湖秋水夜无烟,
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
将船买酒白云边。
洛阳才子谪湘川,
元礼同舟月下仙。
记得长安还欲笑,
不知何处是西天。
洞庭湖西秋月辉,
潇湘江北早鸿飞。
醉客满船歌白苎,
不知霜露入秋衣。
帝子潇湘去不还,
空馀秋草洞庭间。
淡扫明湖开玉镜,
丹青画出是君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洞庭湖上的游览情景。首先,诗人向西望去,看到楚江分流,水面辽阔,南天的尽头没有云影。夕阳西下,长沙的秋色渐浓,不知道在何处可以为湘君哀吊。接着,诗人描绘夜晚的南湖,水面上没有烟雾,似乎可以直接乘流上天。诗人打算在洞庭湖上借着月光,买酒在白云边上饮酒作乐。然后,提到洛阳的才子被贬到湘川,元礼与他同舟,月下如仙。诗人回忆起长安,想要欢笑,不知现在该往何方去。接下来的描写中,洞庭湖西的秋月辉映,潇湘江北的鸿雁早已飞去,醉客在船上唱着歌,不知霜露已经侵入秋衣。最后,诗人感慨帝子已经离去不再回来,只留下秋草在洞庭间空余。湖面如明镜般平静,君山的美景如同丹青画卷般展现。
注释
- 洞庭:指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 湘君:指屈原,楚国的诗人,表达对其的怀念和哀悼。
- 帝子:传说中的美人,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事物或人。
- 淡扫明湖:形容湖面清澈明亮,仿佛被轻轻地扫拭过。
- 丹青画出:形容君山的美景如同画作一般,借指艺术的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出色的诗才而闻名于世。他的诗歌以抒情、壮阔、奇幻著称,常常表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李白的游历中创作的,洞庭湖作为风景名胜,赋予了诗人无限的灵感。李白与友人相聚于此,饮酒作乐,抒发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李白的这首《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独特感悟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全诗以洞庭湖为背景,通过描写秋天的湖面、日落的景色,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人通过对湖光山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在语言上,李白的用词简练而富有韵律感,如“水尽南天不见云”一句,不仅描绘了空旷的景象,同时也隐含了一种苍凉的情感。而“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则表现出他对生活的洒脱态度,诗人在面对人生的无常时,选择以酒相伴,乐观地享受当下。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通过水、月、船、酒等意象的交融,展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同时又流露出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对人生归宿的思考。李白在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更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化风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洞庭西望楚江分:诗人向西眺望,看到楚江的分流,展现出辽阔的视野。
- 水尽南天不见云:水面无边,南天没有云彩,营造出一种空旷的氛围。
- 日落长沙秋色远:夕阳西下,长沙的秋色显得遥远而迷人,表现出对自然的感受。
- 不知何处吊湘君:不知在何处为屈原哀吊,反映出诗人的迷惘与思乡之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淡扫明湖开玉镜”,将湖面比作明镜,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多处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李白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 洞庭湖:代表着自然的美与人文的历史。
- 月色:象征着宁静与思索,诗人在月下感悟人生。
- 酒:寓意着对生活的享受与对苦闷的逃避。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美感,同时也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湘君”指的是谁?
A. 李白
B. 屈原
C. 元礼 -
“水尽南天不见云”体现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烟雾弥漫
B. 空旷辽阔
C. 暴风骤雨 -
诗人在诗中想要借助什么来买酒?
A. 太阳
B. 月色
C. 星光
答案
- B. 屈原
- B. 空旷辽阔
- B. 月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 《庐山谣》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早发白帝城》:同样展现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旅途的紧迫感。
- 《庐山谣》: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情感上更为奔放。
参考资料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