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十二日夜登清心阁》
时间: 2024-09-19 21:43: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楼秋夜明月底,
仰不见天惟见水。
岸巾独立四无人,
白月青天伴阳子。
谁知横玉作秋声,
一声吹尽九陌尘。
月轮半仄吾未睡,
楼角风生凉杀人。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秋夜的明月下,小楼显得格外宁静。我仰望天空,却只见水面波光粼粼。岸边我独自伫立,四周无人,只有白月和青天与我相伴。谁知道那横吹的秋风,带来了玉石般清脆的声响,将九条道路上的尘埃都吹散了。月亮已经倾斜,我仍未入睡,楼角的风寒冷得刺骨。
注释:
- 小楼:小型楼阁,表示诗人所处的环境。
- 明月底:指明亮的月亮,形容夜色清朗。
- 仰不见天惟见水:仰望天空却只看到水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 岸巾:岸边的人,诗人比喻自己为“巾”,形象地描绘了独自一人。
- 横玉作秋声:比喻秋风如玉石般清脆,形象生动。
- 九陌尘:象征着世间的纷扰与喧嚣,被秋风吹散。
- 月轮半仄:月亮已经倾斜,暗示夜已深,诗人还未入眠。
- 凉杀人:形容风寒刺骨,感受到秋夜的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生于宋代,以山水田园诗见长,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与个人情感。曹勋的诗风清新、婉约,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七年十二日夜登清心阁》创作于诗人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沉思与孤独后,表达了他在秋夜中的感受,反映了对人世繁杂的思考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其清丽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引人注目。诗人在宁静的秋夜中,独自一人站在小楼上,月光洒在水面,映衬出内心的孤独。这种孤独既是对自然的感悟,也是对人世纷扰的反思。通过“仰不见天惟见水”,诗人表达了对天空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岸巾独立四无人”,一方面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他与自然的融洽。在这个寂静的秋夜,只有白月和青天陪伴他,显得格外冷清。接着,诗人通过“横玉作秋声”引出秋风的声音,似乎在提醒人们注意到那被忽视的秋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整首诗调子清冷而深邃,尤其最后一句“楼角风生凉杀人”,将这种冷意推向高潮,生动地传达了秋夜的寒冷与诗人心境的凄凉。通过对秋夜的细腻描写,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孤独而深思的氛围,使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楼秋夜明月底:描绘了秋夜的明亮与宁静。
- 仰不见天惟见水:表现了诗人对天空的向往与对现实的失望。
- 岸巾独立四无人:强调孤独与清静的环境。
- 白月青天伴阳子:描绘了自然的美丽与孤独的陪伴。
- 谁知横玉作秋声:引出秋风的声音,象征生命的流转。
- 一声吹尽九陌尘:暗指秋风清扫世间的喧嚣。
- 月轮半仄吾未睡:表达了夜深人静时的思绪。
- 楼角风生凉杀人:强调秋夜的寒冷与内心的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横玉作秋声”,将秋声比作玉石的清脆。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对仗:如“白月青天”,形成和谐美的音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写,探讨了孤独、思考与生命的无常,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对自我与世俗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小楼:象征个体空间。
- 明月:象征宁静与思考。
- 水面:象征内心的波动与反射。
- 秋风:象征变迁与时间的流逝。
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邃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仰不见天惟见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失望
C. 兴奋 -
“横玉作秋声”中的“横玉”比喻什么?
A. 冬雪
B. 秋风的清脆声
C. 明月的光辉 -
诗中最后一句“楼角风生凉杀人”所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A. 温暖
B. 凄凉
C. 欢乐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曹勋的《七年十二日夜登清心阁》和李白的《静夜思》都通过月亮描绘孤独的情感,但曹勋更注重环境的描写与内心的感受,而李白则侧重于思念与乡愁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