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时间: 2025-01-26 02:31: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
谁转琵琶弹侧调。征尘万里伤怀抱。
客散黄昏庭院悄。灯相照。
春寒燕子归来早。可惜韶光虚过了。
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莺啼春又老。
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意思是:是谁在弹奏琵琶,奏出那柔美的曲调?我在征途上走了万里,心中满是忧伤。客人们散去,黄昏时分庭院显得格外静谧,只有灯光在相互映照。春寒时节,燕子们早早归来。可惜时光已经虚度,昔日的多情人已经不再年轻。只怕黄莺的啼鸣又要伴随着春天的老去,知音难觅。人间哪里还能找到芳草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琵琶:一种古老的弹拨乐器,常用于表达情感。
- 侧调:指琵琶演奏时的曲调,柔美动听。
- 征尘:长途跋涉带来的尘土,象征旅途的艰辛。
- 韶光:美好的时光,指青春年华。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知音难求。
典故解析
“知音少”是对古代知音难求的感慨,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真正的理解与共鸣难以得见。这里可以联想到古代音乐家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真,号穗山,南宋时期的词人。他的词风多以婉约著称,常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身处于战乱与离别之中,满怀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渔家傲》以优美的音韵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开篇用“谁转琵琶弹侧调”引入音乐意象,瞬间营造出一种忧伤的氛围,琵琶声似乎在诉说着诗人心中的苦闷与思念。接着以“征尘万里伤怀抱”展现了旅途的孤独与愁苦,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深刻表现出内心的情感。
“客散黄昏庭院悄”一语,描绘了黄昏的宁静与孤独,灯光的微弱映衬了诗人内心的寂寥。随着“春寒燕子归来早”的描写,季节的变迁与岁月的流逝更显得令人伤感。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青春流逝的无奈交织在一起,情感愈发浓烈。
整首词通过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知音难求的惋惜。诗人不仅对自己的情感进行了抒发,也反映了人们普遍的生命体验——青春易逝,知音难觅。结尾处的“人间何处寻芳草”则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寻找,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谁转琵琶弹侧调:引子,问谁在弹琵琶,设置了音乐的情境。
- 征尘万里伤怀抱:描绘旅途的艰辛与内心的伤痛。
- 客散黄昏庭院悄:黄昏时分,客人散去,庭院显得沉寂。
- 灯相照:灯光微弱,暗示着孤独的心情。
- 春寒燕子归来早:春寒时节,燕子归来,象征着新生与希望。
- 可惜韶光虚过了:感叹美好时光已经虚度。
- 多情人已非年少:表明多情的人已不再年轻,感慨时光流逝。
- 只恐莺啼春又老:忧虑春天又要过去,岁月无情。
- 知音少:对知音难寻的感慨。
- 人间何处寻芳草:渴望找到美好事物的无奈与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以“征尘”比喻旅途的艰辛,生动形象。
- 拟人:燕子归来早,赋予燕子情感,增强诗歌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青春流逝、知音难求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生活无常的深邃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琵琶:象征着音乐与情感的表达。
- 春寒: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燕子: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新生。
- 灯光:象征孤独与思索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谁转琵琶弹侧调”中的“琵琶”指何种乐器?
- A. 古筝
- B. 笛子
- C. 琵琶
- D. 二胡
-
填空题:诗中提到“多情人已非__”。
-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无奈。对还是错?
答案
- C
- 年少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柳永的《雨霖铃》
诗词对比
对比作品:李清照的《如梦令》与朱敦儒的《渔家傲》。
粗略解读:两首词都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李清照更偏向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朱敦儒则更注重对环境与情感的结合,展现出更深的社会背景与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