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灵隐莲峰堂
作者: 孙雄飞 〔宋代〕
堂开金色界,梵客为钩帘。
山影碧侵座,水声清绕檐。
粉云埋石脚,珠露泣松髯。
终拟携孤笛,凭栏唤玉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场景:殿堂敞开,金色的光辉洒满整个空间,佛教徒在此静坐,仿佛在拉着帘子。山影映入座位,清澈的水声环绕着屋檐。粉色的云彩覆盖在石头脚下,露珠在松树的须根上滴落仿佛在哭泣。最后,诗人打算携带一支孤笛,凭栏呼唤那皎洁的玉兔。
注释:
- 堂开金色界:堂宇敞开,光辉映照,形容佛教殿堂的庄严和神圣。
- 梵客为钩帘:指的是佛教徒在此静坐或修行。
- 山影碧侵座:山的影子青翠地侵入座位,描绘了自然景色的融入。
- 水声清绕檐:水流声清晰环绕着屋檐,传达了宁静的氛围。
- 粉云埋石脚:粉色的云彩覆盖在石头脚下,形象生动。
- 珠露泣松髯:露珠滴落在松树的须根上,形象地表现自然的生动情景。
- 终拟携孤笛:诗人想要携带一支孤笛,表示对孤独和自然的眷恋。
- 凭栏唤玉蟾:在栏杆边呼唤月亮上的玉兔,富有诗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孙雄飞,宋代诗人,创作风格多样,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佛教文化,展现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一次游览灵隐寺时,诗人感受到寺庙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因而激发了创作的灵感。
诗歌鉴赏:
《灵隐莲峰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和谐、宁静的佛教场所。开头几句以“堂开金色界”引入,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接着“山影碧侵座”和“水声清绕檐”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宁静感,一方面表现了自然的美丽,另一方面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禅意。诗中“粉云埋石脚,珠露泣松髯”的描写则是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表现出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最后两句将诗人主观情感与自然景物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他在这美丽的环境中的孤独感以及对自然的向往。整体来看,诗人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堂开金色界:描绘了佛堂宽敞明亮的情景,给人一种庄严神圣的感觉。
- 梵客为钩帘:佛教信徒在此静坐修行,营造出宁静的宗教氛围。
- 山影碧侵座: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相融合,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
- 水声清绕檐:水声环绕,营造出一种清幽的环境。
- 粉云埋石脚: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对自然细节的观察。
- 珠露泣松髯:露珠如泪,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自然的生命力。
- 终拟携孤笛:表达诗人对孤独的感受,以及对音乐与自然的热爱。
- 凭栏唤玉蟾:呼唤玉兔,展示了对月亮的向往与思索。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如“珠露泣松髯”,增强了画面的情感深度。
- 拟人:露珠“泣”松髯,赋予自然物以情感,体现自然的生命力。
- 对仗:诗中的句式对称,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和宁静的追求,展现出诗人对内心平和的向往,以及对周围环境的细腻观察。诗中通过自然景物来反映内心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金色界:象征着佛教的神圣与庄严。
- 梵客:代表信仰与修行,体现了宗教文化。
- 山影、清水:意象的自然美,体现出环境的和谐。
- 粉云、珠露:细腻的自然描写,体现生动的生命感。
- 孤笛、玉蟾:象征孤独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表现人对自然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堂开金色界”描绘的是哪个场景? A) 宗教场所
B) 自然风光
C) 战争场面 -
“珠露泣松髯”中的“泣”字有什么特殊含义? A) 哭泣
B) 滴落
C) 赞美 -
诗中最后一句呼唤的是哪个形象? A) 白兔
B) 玉兔
C) 黄鹂
答案:
- A) 宗教场所
- A) 哭泣
- B) 玉兔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庐山谣》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描写了对月亮的思念,但多了一份家国情怀。
- 《江雪》柳宗元:同样通过自然景物抒发孤独情感,但更为沉郁。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力量:从古到今的文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