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时间: 2025-01-10 19:07: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
作者:柳宗元
芳丛翳湘竹,零露凝清华。
复此雪山客,晨朝掇灵芽。
蒸烟俯石濑,咫尺凌丹崖。
圆方丽奇色,圭璧无纤瑕。
呼儿爨金鼎,馀馥延幽遐。
涤虑发真照,还源荡昏邪。
犹同甘露饭,佛事薰毗耶。
咄此蓬瀛侣,无乃贵流霞。
白话文翻译
诗中写道,芳香的竹林间,清晨的露珠凝聚在茶叶上。此时,遥远的雪山客,早晨采摘着新鲜的茶芽。蒸汽缭绕在石头的溪流上,近在咫尺的丹崖显得格外秀丽。无论圆形还是方形的茶器,都显得美丽而无瑕疵。我呼唤孩子们来点燃金鼎,余香四溢,悠远而长久。洗净心灵,寻求真实的光明,荡涤掉所有的邪念。就像甘露般的食物,佛事的香气萦绕着。哎,这些蓬莱的朋友,难道不比流霞更珍贵?
注释
- 芳丛:指香气四溢的灌木丛。
- 湘竹:指湘江一带的竹子,象征清新自然。
- 灵芽:新鲜的茶芽,象征生命和生机。
- 金鼎:古代盛食物的鼎,象征丰盛的饮食。
- 涤虑:洗净心灵,清除杂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号宗元,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和王勃、贺知章并称为“初唐四杰”。他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柳宗元在与友人聚会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新茶的赞美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写作时正值其贬谪生涯,心境虽有波折,但仍然透出一股清新高远的气质。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描绘茶的采摘过程与饮用氛围,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开头两句描绘了竹林中的清晨,清露凝聚在茶叶上,为整首诗注入了生机与清新。接下来的描述将视线转向雪山的远客,给人一种幽远的感觉,烘托出一种高洁的气质。
中间的两句则通过“蒸烟”与“丹崖”的描绘,展现出自然的壮丽与人文的和谐,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密切联系。后半部分则转向了对茶饮的细腻描写,金鼎的呼唤与余香的延续,反映出一种悠长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以“蓬瀛侣”收束,全诗浑然一体,表达了柳宗元超然物外的情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芳丛翳湘竹:芳香的竹丛遮蔽了视线,营造出一个清幽的环境。
- 零露凝清华:清晨的露珠在茶叶上凝聚,象征着茶的清新。
- 复此雪山客:引入远方的友人,增添了人际的温情。
- 晨朝掇灵芽:清晨采摘新茶芽,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
- 蒸烟俯石濑:描绘出水蒸气环绕石溪的情景,生动形象。
- 咫尺凌丹崖:近距离观赏丹崖的美景,感受大自然的壮丽。
- 圆方丽奇色:无论形状如何,茶具都展现出美丽与独特。
- 圭璧无纤瑕:比喻茶的纯净与完美,表达对品质的追求。
- 呼儿爨金鼎:呼唤孩子们来准备美味的茶,表现家庭温馨。
- 馀馥延幽遐:香气弥漫,延绵至远方,寓意着美好的回忆。
- 涤虑发真照:洗净心灵,寻求真实的光明,体现清净心境。
- 还源荡昏邪:回归原本的纯净,拂去世俗的杂念。
- 犹同甘露饭:将茶比作甘露,象征生活的滋养。
- 佛事薰毗耶:佛教的香气萦绕,增添了文化的深度。
- 咄此蓬瀛侣:对友人相聚的感慨,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 无乃贵流霞:友谊的珍贵超过了世间的美景,情感深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茶比作甘露,突出其珍贵与滋养。
- 对仗:如“圆方丽奇色”,形成强烈的音韵美。
- 拟人:如“呼儿”,使场景生动活泼。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茶的采摘与饮用,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谊的珍视,展现了清新高雅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湘竹:象征自然与清新。
- 灵芽:象征新生与希望。
- 金鼎:象征富饶与丰盈。
- 甘露:象征滋养与珍贵。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的自然和人文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芳丛翳湘竹”中的“湘竹”指的是哪种植物? A. 松树
B. 竹子
C. 桃树
D. 杨树 -
“呼儿爨金鼎”中的“爨”是什么意思? A. 吃饭
B. 煮食
C. 烧水
D. 切菜 -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战争
B. 友情与自然
C. 爱情
D. 哲学思考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茶歌》 by 白居易:同样描绘茶的情景,展现生活的乐趣。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表现兄弟情谊与思念。
诗词对比:
- 柳宗元的《巽上人以竹间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与白居易的《饮茶歌》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茶的赞美和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但柳宗元更注重自然的描写,而白居易则多了几分生活的趣味。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诗文集》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