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奉议作西江月劝酒》
时间: 2025-02-04 15:37: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范奉议作西江月劝酒
作者: 韩维 〔宋代〕
故里亲交半柏城,
坐中牢落似明星。
雨多秋草荒三迳,
零重寒花坼万铃。
闲后并和诗笔废,
兴来未放酒杯停。
樽前一曲西江月,
犹识当年旧典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朋友的珍视。他回忆起与朋友们的聚会,坐在一起畅谈,仿佛星星般闪烁。秋雨纷纷,秋草荒芜,显得格外凄凉,寒花凋零,仿佛在鸣响着万铃的哀伤。闲暇时不再写诗,兴致来了却不愿停下酒杯。樽前唱起那曲《西江月》,依稀记得当年旧时的典雅风范。
注释:
- 柏城:指古地名,可能是作者的故乡。
- 牢落:意指坐在一起,交谈的场景。
- 三迳:可能指三条小路,意指秋草荒凉的景象。
- 万铃:形容寒花凋零,声音如同铃声般响亮。
- 典刑:旧时的礼仪、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字子安,号又斋,生于南宋,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对故乡和友人的怀念之时,正值秋季,雨水频繁,使得自然景象显得更加凄凉,与酒友共饮之情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友谊与乡愁,开头通过“故里亲交半柏城”引出对故乡的思念,接着用“坐中牢落似明星”表现朋友间的亲密关系。诗中对自然景象的细腻刻画,如“雨多秋草荒三迳”,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萧瑟,更与人情的温暖形成对比,彰显出一种怅惘与怀旧之情。
随着诗歌的发展,作者逐渐转向对饮酒的热爱与对往昔的怀念,体现了人们在秋冬时节的孤独感和对生活乐趣的追求。最后一句“犹识当年旧典刑”回溯了过去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美好记忆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生活气息,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故里亲交半柏城”:回忆与故乡亲友的交往。
- “坐中牢落似明星”:描绘朋友相聚的情景,形容友谊的珍贵。
- “雨多秋草荒三迳”:描写秋季的景象,表现自然的荒凉。
- “零重寒花坼万铃”:以寒花凋零象征秋天的哀伤。
- “闲后并和诗笔废”:闲暇时不再写诗,表明心境的变化。
- “兴来未放酒杯停”:强调饮酒的乐趣,表现生活的态度。
- “樽前一曲西江月”:提到这首歌,表达对往昔的怀念。
- “犹识当年旧典刑”:反思旧时的风雅情景,感慨岁月流逝。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牢落似明星”,将友人比作明星,突显其珍贵。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有对仗的美感,增强了音乐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故乡、友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现实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故乡:象征着温暖与亲情,表现出对根的思念。
- 秋雨、寒花: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
- 酒杯:代表着生活的乐趣与放松,反映作者对生活态度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故里亲交半柏城”指的是: A. 朋友的聚会
B. 诗人的故乡
C. 一种植物 -
“零重寒花坼万铃”中的“寒花”主要象征: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凋零
C. 夏天的繁盛 -
诗中提到的“西江月”是: A. 一首古曲
B. 一种饮料
C. 一种植物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韩维与李白的饮酒主题诗作对比。李白的诗多豪放,体现出一种放纵与洒脱,而韩维则更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慨,展现出浓厚的乡愁情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古诗词精华解析》
- 《韩维及其诗歌风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