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次韵黄子羽重午)》

时间: 2025-01-26 04:15:32

世变无情风挟雨。

长夜漫漫,何日开晴午。

白发萧疏惊岁序。

儿嬉漫说重重午。

粒啄偷生如抟黍。

过计何须,负郭多南亩。

曾著宫衣沾雨露。

如今掩袂悲湘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次韵黄子羽重午)》
作者: 陈著 〔宋代〕

世变无情风挟雨。长夜漫漫,何日开晴午。
白发萧疏惊岁序。儿嬉漫说重重午。
粒啄偷生如抟黍。过计何须,负郭多南亩。
曾著宫衣沾雨露。如今掩袂悲湘浦。

白话文翻译:

世事变化无情,风雨交加。漫漫长夜,不知何日才能迎来晴朗的午后。
白发渐稀,令人惊讶岁月的流逝。孩子们嬉闹着谈论着重阳节的到来。
如同禾粒偷生一般,生活艰辛,不必过于计较,何必顾虑田地的南北。
曾经身着华丽的宫装,沾染了雨露。如今只得掩面悲伤于湘江边。

注释:

  • 世变:社会变迁,指世事变化无常。
  • 无情:没有情感,冷酷。
  • 风挟雨:风夹带着雨,形容恶劣的天气。
  • 白发萧疏:白发稀疏,形容人老去。
  • 儿嬉:孩子们嬉戏玩耍。
  • 粒啄偷生:禾粒在艰难的环境中顽强生存。
  • 抟黍:比喻生活艰难,形象地表达生存的不易。
  • 宫衣:华丽的服装,代表身份的尊贵。
  • 湘浦:指湘江的岸边,常用来表达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著,字子著,号浮云,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其诗风凝重,常以个人情感和社会变迁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代的思考。

创作背景:

《蝶恋花(次韵黄子羽重午)》创作于重阳节前后,正值社会动荡,个人生活困苦之时,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与生活艰辛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蝶恋花》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岁月的惋惜。开篇即以“世变无情风挟雨”引入,生动描绘了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仿佛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艰辛。接着,诗人通过“白发萧疏惊岁序”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痛惜,白发的出现象征着人到中年,岁月的无情催人老。

在描写儿童嬉戏时,诗人用“儿嬉漫说重重午”,不仅营造出一种欢快的氛围,也反衬出成年人的沉重与烦恼。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多面性。而“粒啄偷生如抟黍”则将生存的艰辛形象化,尽管生活充满了困难,但人们依然在努力求生,体现了人性的坚韧。

最后两句“曾著宫衣沾雨露。如今掩袂悲湘浦。”则是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困境的沉痛反思。宫衣象征着昔日的荣耀与尊贵,然而当下却只能掩面悲泣,展现出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生活的思考,也有对人生的感悟,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变无情风挟雨:描写世事无常,风雨交加,暗示了生活的艰难。
  2. 长夜漫漫,何日开晴午:漫长的黑夜让人失去希望,期待光明的午后却遥遥无期。
  3. 白发萧疏惊岁序:白发的出现让人感叹,岁月已悄然流逝。
  4. 儿嬉漫说重重午:孩子们的嬉戏声与节日的欢庆形成鲜明对比。
  5. 粒啄偷生如抟黍:艰难的生活让人如同禾粒般艰辛求生。
  6. 过计何须,负郭多南亩:生活的困扰不必过于计较,田地的南北也不再重要。
  7. 曾著宫衣沾雨露:曾经的光辉岁月,如今已成追忆。
  8. 如今掩袂悲湘浦:在湘江边掩面而泣,表达对现实的悲伤。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粒啄偷生”比喻生存的艰难,生动形象。
  • 对仗:如“曾著宫衣沾雨露”与“如今掩袂悲湘浦”,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张力。
  • 拟人:将世事变化形象化,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生活艰辛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人在面对无情岁月时的孤独与悲伤。

意象分析:

  • 风雨:象征社会动荡与人生的艰辛。
  • 白发:代表时间的流逝,生命的无常。
  • 儿童:象征无邪与欢乐,形成与成年人的对比。
  • 宫衣:象征过往的荣耀与失落。
  • 湘浦:代表离愁与悲伤的地理意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发”象征什么? A. 年轻
    B. 岁月
    C. 快乐

  2.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无所畏惧
    B. 悲伤与无奈
    C. 满足与快乐

  3. “粒啄偷生如抟黍”中的“粒”指的是: A. 骨头
    B. 稻谷
    C. 细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较,虽同样表达了对过往的感慨,但李清照更侧重于爱情与个人情感,而陈著则更多地反映了对社会变迁和生存困境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宋诗选》
  2.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3. 《唐宋诗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