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花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3:54:10

水仙携蜡梅,来作散花雨。

但惊醉梦醒,不辨香来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仙携蜡梅,来作散花雨。但惊醉梦醒,不辨香来处。

白话文翻译:

水仙花和蜡梅花一同飘落,仿佛下起了花雨。然而我在梦中醉醒,却分辨不出这香气来自哪里。

注释:

  • 水仙:一种花,具有清香,常在冬春季节开放。
  • 蜡梅:一种梅花,花瓣像蜡一样,具有独特的香气,冬天开花。
  • 散花雨:形容花瓣纷飞,如同下雨般洒落。
  • 惊醉梦醒:从醉梦中惊醒,形容在梦中陶醉而被惊醒。
  • 不辨香来处:无法判断香气的来源。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水仙”和“蜡梅”均为古代文人吟咏的对象,象征着高洁与纯真,水仙在古诗中常与清雅的女性形象相联系,蜡梅则常隐喻坚韧和清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自号云溪,江苏扬州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动荡,但文人仍然追求自然和内心的宁静。范成大通过描绘花卉的清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内心的迷惘。

诗歌鉴赏:

《瓶花二首 其一》是一首短小而精炼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花卉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开头两句“水仙携蜡梅,来作散花雨”描绘了水仙和蜡梅的美丽景象,仿佛是自然界的精灵在空中轻舞,给人一种轻盈和飘逸的感觉。花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然而,随之而来的“但惊醉梦醒,不辨香来处”则转为一种内心的迷惑与失落。此处,作者从梦中惊醒,似乎在现实与梦境之间徘徊,无法分辨心中所感受到的美好与真实的香气,这种感受反映了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的追求,也有对虚幻的反思。整体而言,诗作通过对比手法,深化了对美与幻影的探讨,使读者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迷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水仙携蜡梅:水仙花与蜡梅花一同相伴,给人以和谐美好的感觉。
  2. 来作散花雨:花瓣如雨般洒落,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氛围。
  3. 但惊醉梦醒:从梦中惊醒,象征着对美好的追求与现实的冲突。
  4. 不辨香来处:无法识别香气的来源,表达了内心的迷惘与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瓣比作雨,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花的洒落之美。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水仙与蜡梅似乎共同来的形象,给自然赋予了情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通过水仙与蜡梅展现自然之美,同时探讨人对美与真实的感受,反映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迷惘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仙:象征纯洁、高雅。
  • 蜡梅:象征坚韧、独立。
  • 香气:象征美好与难以捉摸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两种花是: A. 玫瑰和百合 B. 水仙和蜡梅 C. 雏菊和菊花

  2. 填空题:诗中“但惊醉梦醒,不辨香来处”表达了作者对____的迷惑。

  3. 判断题:此诗采用了比喻和对仗的修辞手法。 (对/错)

答案:

  1. B
  2. 美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梅花》 by 王安石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情感更为悠远,意境深远。
  • 《梅花》:同样表现花卉的坚韧与美丽,主题偏向于坚韧不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整理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解析和背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