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亭》

时间: 2025-04-27 22:11:57

棂槛馀凉日未斜,海天相合碧无涯。

樵风不动樯乌静,时见孤云伴落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亭 宋祁 〔宋代〕 棂槛馀凉日未斜,海天相合碧无涯。樵风不动樯乌静,时见孤云伴落霞。

白话文翻译:

东亭的栏杆还留有凉意,太阳尚未西斜,海与天相连,碧蓝无边。海风静止,船帆上的乌鸦也安静,不时可见孤云伴随着落霞。

注释:

  • 棂槛:窗户和栏杆。
  • 馀凉:残留的凉意。
  • 海天相合:海与天连成一片。
  • 碧无涯:碧蓝无边。
  • 樵风:海风。
  • 樯乌:船帆上的乌鸦。
  • 孤云:单独的云。
  • 落霞:夕阳下的霞光。

诗词背景: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与兄宋庠并称“二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东亭》一诗描绘了海边亭子中的景色,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海边亭子中的宁静景色。首句“棂槛馀凉日未斜”,通过“馀凉”和“日未斜”表达了时间的静止感,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第二句“海天相合碧无涯”,用“碧无涯”形容海天的广阔,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后两句“樵风不动樯乌静,时见孤云伴落霞”,通过“不动”和“静”进一步强化了宁静的氛围,而“孤云伴落霞”则增添了一丝孤寂和美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棂槛馀凉”和“日未斜”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表达了时间的静止感。
  • 第二句用“碧无涯”形容海天的广阔,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力。
  • 后两句通过“不动”和“静”进一步强化了宁静的氛围,而“孤云伴落霞”则增添了一丝孤寂和美感。

修辞手法:

  • 比喻:“海天相合碧无涯”中的“碧无涯”比喻海天的广阔。
  • 拟人:“樵风不动樯乌静”中的“不动”和“静”赋予了风和乌鸦以人的特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海边亭子中宁静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意象分析:

  • 棂槛:窗户和栏杆,象征着亭子的结构。
  • 海天相合:海与天连成一片,象征着广阔无垠的自然。
  • 樵风不动:海风静止,象征着宁静。
  • 孤云伴落霞:单独的云伴随着落霞,象征着孤寂和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棂槛馀凉”指的是什么? A. 窗户和栏杆的凉意 B. 亭子的凉意 C. 海风的凉意 D. 太阳的凉意
  2. “海天相合碧无涯”中的“碧无涯”形容的是什么? A. 海天的广阔 B. 海水的颜色 C. 天空的颜色 D. 亭子的颜色
  3. “樵风不动樯乌静”中的“不动”和“静”赋予了什么以人的特性? A. 风和乌鸦 B. 海和天 C. 亭子和云 D. 太阳和落霞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描绘了赤壁的壮丽景色,与《东亭》一样,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中的宁静景色,与《东亭》一样,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与宋祁《东亭》: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赤壁赋》更多地表达了历史的感慨,而《东亭》则更多地表达了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包括宋祁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