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兆山桥亭》
时间: 2025-02-04 16:11: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白兆山桥亭 宋祁 〔宋代〕
千尺虹泉界道飞,阴虬横绝负云楣。 浮梁跨岸神移石,劫烬翻波地献池。 度日衔花翔翠鸟,经年支榻养灵龟。 披襟便可袪烦恡,不独东京叔度陂。
白话文翻译:
千尺高的彩虹般的泉水在道路上飞溅,阴暗的龙横跨绝壁,背负着云彩装饰的横梁。 浮动的桥梁横跨岸边,神灵移动石头,劫火余烬翻滚,地面呈现出献祭的池塘。 日复一日,衔着花的翠鸟在飞翔,常年在支榻上养育着灵龟。 敞开衣襟就可以驱散烦恼,不仅仅是因为东京的叔度陂。
注释:
- 千尺虹泉:形容泉水高且美丽如虹。
- 阴虬:指阴暗的龙。
- 负云楣:背负着云彩装饰的横梁。
- 浮梁:浮动的桥梁。
- 劫烬:劫火后的灰烬。
- 度日衔花:形容日子过得美好,如衔花般愉悦。
- 支榻:支撑的床榻。
- 披襟:敞开衣襟,比喻心情开朗。
- 袪烦恡:驱散烦恼。
- 东京叔度陂:指东京(今开封)的叔度陂,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人物,尤其擅长写诗和词。他的作品风格清新,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描绘了白兆山桥亭的景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游览白兆山时所作,通过对山中桥亭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叔度陂”可能是诗人用来比喻白兆山的美景,暗示这个地方同样能给人带来心灵的宁静和愉悦。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白兆山桥亭为背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画卷。诗中“千尺虹泉”、“阴虬横绝”等词句,形象地勾勒出了山中泉水的壮观和桥梁的雄伟。而“度日衔花翔翠鸟”、“经年支榻养灵龟”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最后两句“披襟便可袪烦恡,不独东京叔度陂”,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样的环境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烦恼得以消散。整首诗情感平和,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千尺虹泉界道飞:形容泉水高且美丽如虹,飞溅在道路上。
- 阴虬横绝负云楣:阴暗的龙横跨绝壁,背负着云彩装饰的横梁。
- 浮梁跨岸神移石:浮动的桥梁横跨岸边,神灵移动石头。
- 劫烬翻波地献池:劫火余烬翻滚,地面呈现出献祭的池塘。
- 度日衔花翔翠鸟:日复一日,衔着花的翠鸟在飞翔。
- 经年支榻养灵龟:常年在支榻上养育着灵龟。
- 披襟便可袪烦恡:敞开衣襟就可以驱散烦恼。
- 不独东京叔度陂:不仅仅是因为东京的叔度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千尺虹泉”比喻泉水的高和美丽。
- 拟人:如“阴虬横绝负云楣”中的“负”字,赋予龙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千尺虹泉”与“阴虬横绝”,“度日衔花”与“经年支榻”等。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白兆山桥亭的景色,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认为这样的环境能够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烦恼得以消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千尺虹泉:形容泉水高且美丽如虹。
- 阴虬:指阴暗的龙。
- 浮梁:浮动的桥梁。
- 劫烬:劫火后的灰烬。
- 度日衔花:形容日子过得美好,如衔花般愉悦。
- 支榻:支撑的床榻。
- 披襟:敞开衣襟,比喻心情开朗。
- 叔度陂:指东京(今开封)的叔度陂,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千尺虹泉”形容的是什么? A. 彩虹 B. 泉水 C. 桥梁 D. 龙
-
“阴虬横绝负云楣”中的“负”字是什么意思? A. 背负 B. 负责 C. 负担 D. 负面
-
诗中提到的“叔度陂”是指什么地方? A. 白兆山 B. 东京 C. 长安 D. 洛阳
答案:
- B. 泉水
- A. 背负
- B. 东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以山水为背景,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描绘瀑布,但李白更注重瀑布的壮观和气势。
- 杜甫《登高》:描绘山景,但杜甫更多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