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时间: 2025-02-04 15:26:20

故乡行云是,虚室坐间同。

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故乡行云是,虚室坐间同。
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行云在故乡的天空中飘荡,我在这空荡荡的房间里静坐。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我才意识到,这世间一切都是如此空虚。

注释:

  • 行云:飘动的云,象征着自由和漂泊。
  • 虚室:空旷的房间,表现孤独和寂寞。
  • 日落:夕阳西沉,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方知天下空:最终明白了世间万物都是空虚的。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绩,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少白,生于今陕西省,因其诗风清新脱俗而受到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常侧重于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著称。

创作背景:

《咏怀》这首诗作于王绩经历人生波折、离乡背井之际,诗中流露出他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孤独感。

诗歌鉴赏:

《咏怀》以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人生的沉思。首句“故乡行云是”,让人感受到那种对故乡的依恋,行云在空中自由飘荡,仿佛是诗人心中那份对故土的向往与回忆。接着“虚室坐间同”,这里的“虚室”不仅代表着诗人的孤独环境,更象征着他内心的空虚与寂寞。此句通过对比,展示了诗人虽身处故乡,却因远离而感到失落。

后两句“日落西山暮,方知天下空”则进一步引入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夕阳西下,万物归于沉寂,诗人意识到,世间的一切都是短暂而空虚的。这种感悟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中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抒发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哲思之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乡行云是:故乡的云彩在空中飘动,隐喻着对故乡的思念。
  2. 虚室坐间同:在这个空荡的房间里静静坐着,感受到孤独与无奈。
  3. 日落西山暮:夕阳西沉,夜幕降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4. 方知天下空:在这宁静的时刻,才意识到世间一切都是空虚无常的。

修辞手法:

  • 意象:云、虚室、日落等,构成了诗中主要意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思乡的氛围。
  • 对比:故乡的云与虚室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孤独的感受以及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行云:象征自由与思念,寄托对故乡的向往。
  • 虚室:象征孤独与空虚,反映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 日落: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带出哲理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王绩的《咏怀》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乡愁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B

  2. “虚室”一词在诗中主要表现了什么? A. 富有
    B. 空虚与孤独
    C. 热闹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日落西山暮”,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开始
    B. 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C. 快乐的时光
    答案:B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绩诗文集》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