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秋夜感怀)》
时间: 2025-01-11 02:59: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秋夜感怀) 无叶著秋声。凉鬓堪惊。满城明月半窗横。惟有老人心似醉,未晓偏醒。起舞故无成。此恨难平。正襟危坐二三更。除却故人曹孟德,更与谁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的开头描绘了秋天的声音,树木已经落叶,秋意渐浓,令人感到凉意袭来;满城的明月透过窗户洒进来,渗透着寂静的夜晚。惟有我这个老人,心如醉酒,虽未完全清醒,仍感到无奈与悲伤。即使想要起舞,也无所成就,这种遗憾是难以平息的。在深夜的二三更时分,我端坐在这里,除了曹孟德这样的故人,谁又能与我争论呢?
注释:
- 无叶:指树木已落叶,秋天的象征。
- 凉鬓:形容头发因凉意而感到寒意,暗示着人的衰老。
- 满城明月:指夜晚的明月照耀整个城镇。
- 老人心似醉:比喻诗人心境的迷醉与无奈。
- 曹孟德: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与军事家,代表着故人的智慧与情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与人生感悟,展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和哲思。
创作背景:
《浪淘沙(秋夜感怀)》作于秋夜,诗人借助夜色与明月,抒发对人生的感慨与对故人的思念,体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浪淘沙(秋夜感怀)》以秋夜为背景,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开篇通过“无叶著秋声”,描绘了秋天的静谧与萧瑟,给人一种凉意袭来的感觉,仿佛能听到秋风拂过树梢的声音。诗人在冷清的环境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身的衰老,“凉鬓堪惊”不仅描绘了自然的寒冷,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满城明月半窗横”则将夜色的宁静与明月的清辉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却也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惆怅。月光虽美,却照不亮心中的孤独。诗人自称“惟有老人心似醉”,将自己置于一种迷茫与无助的状态,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接下来的“起舞故无成”,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要舞动,却发现无处可舞,心中满是遗憾。在“此恨难平”中,诗人对这种情感的强烈表达,使得整个诗歌充满了无奈与哀愁。
最后,诗人正襟危坐于深夜,除了提到的故人曹孟德,似乎再没有人能与其共鸣,表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对孤独的深切感受。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叶著秋声:秋天已至,树木落叶,听到秋风的声音。
- 凉鬓堪惊:感受到秋天的凉意,头发也因而感到寒冷,暗示衰老。
- 满城明月半窗横:明月照耀着整座城市,透过窗户洒入室内。
- 惟有老人心似醉:只有我这个老人,心中迷醉而不清醒。
- 未晓偏醒:虽未完全清醒,但心中却有些感知。
- 起舞故无成:想要舞动却没有成就,感到无奈。
- 此恨难平:这种遗憾难以消解。
- 正襟危坐二三更:深夜独坐,保持端正的姿态。
- 除却故人曹孟德:除了故人曹孟德,谁还可与我争论呢?
- 更与谁争:感到孤独,似乎再无可争论的人。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醉酒,形象生动。
- 拟人:让秋声具有人情味,提升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正襟危坐”与“起舞故无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对秋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珍惜。诗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借助明月与秋风,反思自己的人生经历,体现了深刻的哲思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凉鬓:暗示衰老与失去的青春。
- 明月:象征着孤独与思念,寄托着人对故人的怀念。
- 老人心似醉:表达内心的迷茫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曹孟德”是指谁? a) 曹操
b) 曹植
c) 曹丕 -
“无叶著秋声”中的“无叶”指的是什么? a) 树木落叶
b) 风声
c) 雨声 -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失落与孤独
c) 愤怒
答案:
- a) 曹操
- a) 树木落叶
- b) 失落与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孤独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描绘月亮时,表现出更为豁达的心态,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