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中条》

时间: 2025-01-25 23:09:22

荆山赴太华,百万如走驼。

嘴尾不相殊,前后翻海波。

既至拥而蹲,仰首争列罗。

太华势愈尊,引手欲下摩。

中条从北来,亦愿依巍峨。

岂知队伍弱,只类马与驘。

奔腾气力尽,群伏饮大河。

饮已只南望,岌然将奈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荆山赴太华,百万如走驼。嘴尾不相殊,前后翻海波。既至拥而蹲,仰首争列罗。太华势愈尊,引手欲下摩。中条从北来,亦愿依巍峨。岂知队伍弱,只类马与驘。奔腾气力尽,群伏饮大河。饮已只南望,岌然将奈何。

白话文翻译

荆山前往太华山,百万大军如同行进的骆驼。队伍整齐,前后如同翻滚的海浪。到达后,他们簇拥着蹲下,仰头争相排列。太华山气势更加尊贵,仿佛伸手要触摸。中条山从北边来,也希望能依附在巍峨的山旁。岂料队伍力量薄弱,只像马和骡子。奔腾的气力耗尽,群山伏在大河边饮水。饮完水后,只能向南望去,高耸的山峰将如何是好。

注释

  • 荆山:古代山名,位于今湖北省。
  • 太华:即华山,位于陕西省,五岳之一。
  • 走驼:行进的骆驼,形容队伍整齐有序。
  • 翻海波:形容队伍前后连绵不断,如同海浪翻滚。
  • 拥而蹲:形容队伍到达目的地后聚集在一起。
  • 争列罗:争相排列。
  • 巍峨:形容山势高大雄伟。
  • 马与驘:马和骡子,比喻力量薄弱。
  • 奔腾气力尽:形容队伍长途跋涉后力量耗尽。
  • 群伏饮大河:群山伏在大河边饮水,形容队伍疲惫。
  • 岌然:高耸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通过对山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文同游历或观察荆山、太华山、中条山等地时所作,通过对山川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荆山、太华山、中条山的描绘,展现了山川的壮丽和队伍的疲惫。诗中“百万如走驼”、“前后翻海波”等句,生动描绘了队伍的整齐和连绵不断。而“既至拥而蹲,仰首争列罗”则表现了队伍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太华山的“势愈尊”和“引手欲下摩”,以及中条山的“亦愿依巍峨”,都体现了作者对山川的敬畏。最后,“奔腾气力尽,群伏饮大河”和“饮已只南望,岌然将奈何”则表达了队伍的疲惫和对未来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生动,意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荆山赴太华,百万如走驼:荆山前往太华山,百万大军如同行进的骆驼,形容队伍整齐有序。
  2. 嘴尾不相殊,前后翻海波:队伍整齐,前后如同翻滚的海浪,形容队伍连绵不断。
  3. 既至拥而蹲,仰首争列罗:到达后,他们簇拥着蹲下,仰头争相排列,表现了队伍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
  4. 太华势愈尊,引手欲下摩:太华山气势更加尊贵,仿佛伸手要触摸,体现了作者对山川的敬畏。
  5. 中条从北来,亦愿依巍峨:中条山从北边来,也希望能依附在巍峨的山旁,表达了中条山的愿望。
  6. 岂知队伍弱,只类马与驘:岂料队伍力量薄弱,只像马和骡子,形容队伍力量不足。
  7. 奔腾气力尽,群伏饮大河:奔腾的气力耗尽,群山伏在大河边饮水,形容队伍疲惫。
  8. 饮已只南望,岌然将奈何:饮完水后,只能向南望去,高耸的山峰将如何是好,表达了队伍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百万如走驼”、“前后翻海波”等,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队伍的情景。
  • 拟人:如“太华势愈尊,引手欲下摩”,将太华山拟人化,赋予其动作和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山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诗中展现了山川的壮丽和队伍的疲惫,以及对未来的无奈,体现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山:古代山名,位于今湖北省,象征着出发地。
  • 太华:即华山,位于陕西省,五岳之一,象征着目的地。
  • 走驼:行进的骆驼,形容队伍整齐有序。
  • 翻海波:形容队伍前后连绵不断,如同海浪翻滚。
  • 巍峨:形容山势高大雄伟,象征着山川的壮丽。
  • 大河:象征着生命之源和疲惫后的休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万如走驼”形容的是什么? A. 队伍整齐有序 B. 山川壮丽 C. 队伍疲惫 D. 山川高大

  2. “太华势愈尊,引手欲下摩”中的“太华”指的是什么? A. 古代山名 B. 华山 C. 中条山 D. 荆山

  3. 诗中“奔腾气力尽,群伏饮大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敬畏 B. 无奈 C. 喜悦 D. 悲伤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山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诗词对比

  • 文同《嘲中条》与杜甫《望岳》:两者都通过对山川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但文同的诗更多地表现了队伍的疲惫和对未来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文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鉴赏。
  • 《中国古代山水诗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山水诗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文同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