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菩萨蛮(照溪)》
作者: 侯置
江梅占尽江头雪。
忍寒玉骨夸清绝。
不似杜秋娘。
婆娑秋水傍。
波光涵晚日。
照影从教密。
隐隐认遥黄。
隔溪十里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江梅在寒冬中傲然盛开的景象,仿佛占据了江边的雪白。梅花的清寒与优雅让人赞叹,宛如玉骨般的清绝。与其相比,杜秋娘的美丽就显得不那么出众。词中描绘了秋水边的美丽景象,波光荡漾在傍晚的阳光下,梅花的影子隐隐约约,令人心生向往,远远就能感受到这梅花的香气,隔着溪水有十里之远。
注释:
- 江梅:指江边的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占尽:占有或占据,指梅花在江边花开的景象。
- 忍寒:忍受寒冷,表现梅花的坚强。
- 玉骨:形容梅花的清冷和高洁。
- 杜秋娘:典出唐代诗人杜甫的诗,杜秋娘美丽而多情,常用来与梅花相对比。
- 婆娑:形容舞动的样子,这里描绘水波的轻柔。
- 波光:水面的光影,表现自然之美。
- 密:形容影子密集,或意指梅花的香气浓郁。
- 遥黄:指远处的黄花,暗指梅花的对比。
- 隔溪十里香:描绘梅花的香气远播,虽然隔着溪流,依然能嗅到十里之外的香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侯置,字仲恭,号藕溪,宋代词人,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风云变幻的时代。他的词风清新脱俗,善于描写自然与人情,常用细腻的笔触刻画生活中的美。
创作背景:
《菩萨蛮(照溪)》创作于北方寒冬时节,梅花盛开之际,正值自然的宁静与美丽。诗人在此时感受到梅花的坚韧与孤傲,借此表达自己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情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菩萨蛮(照溪)》是一首以梅花为主题的词作,表达了诗人对梅花高洁品格的赞美。开篇的“江梅占尽江头雪”,将梅花的洁白与冬季的雪花相对比,突显出梅花的独特之美。诗人在寒冷的季节中,以梅花为象征,展示了坚韧不拔的品格。“忍寒玉骨夸清绝”一句,既描绘了梅花的清冷与高雅,也暗示了人们在逆境中仍能保持的高傲与自我。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向自然景色的描写,波光与晚日的映射,流露出一种宁静而又诗意的氛围。梅花的影子似乎在水面上轻轻摇曳,给人以无限遐想。“隐隐认遥黄,隔溪十里香”则借助远方的黄花与梅花的香气,表现了梅花的馨香远播,给人一种温馨而又惆怅的感觉。
整首词通过梅花与自然景象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孤傲与坚韧的情感,表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梅占尽江头雪:梅花在江边盛开,仿佛将雪花都占有,象征着梅花的独特魅力。
- 忍寒玉骨夸清绝:梅花在寒冷中傲然绽放,其清绝之姿令人赞叹。
- 不似杜秋娘:与杜秋娘的美丽相对比,强调梅花的独特与高洁。
- 婆娑秋水傍:描绘水面轻柔的波光,增添了自然的灵动感。
- 波光涵晚日:晚日的光辉照射在水面,形成美丽的景象。
- 照影从教密:梅花的影子在水面上交织,显得密集而优雅。
- 隐隐认遥黄:远处的黄花隐约可见,与梅花形成对比。
- 隔溪十里香:梅花的香气远播,即使隔着溪流也能嗅到。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雪花相对比,突显其独特性。
- 拟人:波光与梅花的影子仿佛在舞动,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例如“忍寒玉骨夸清绝”。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梅花的赞美与对自然景色的欣赏,表现了在寒冷中仍然保持高洁品格的情感。通过描绘梅花的优雅与香气,传达了作者的孤傲与坚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代表着不怕寒冷的精神。
- 江水:自然的流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
- 雪:洁白与纯净,象征着冬季的寒冷与静谧。
- 黄花:与梅花形成对比,暗示着美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词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侯置
C. 李白
D. 苏轼 -
“江梅占尽江头雪”中的“梅”指的是哪种花? A. 桃花
B. 梅花
C. 菊花
D. 荷花 -
诗中提到的“杜秋娘”最初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 A. 白居易
B. 杜甫
C. 李白
D. 温庭筠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临江仙》
诗词对比:
- 《江梅》与《如梦令》中的春景描写,两者都表现了自然之美,但《江梅》更突出寒冬中的坚韧,而《如梦令》则展现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梅花:文化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