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川吊舜》
时间: 2025-01-11 14:50:3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湘川吊舜
作者: 马戴
伊予生好古,吊舜苍梧间。
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
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班。
雁集蒹葭渚,猿啼雾露山。
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
元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
白话文翻译:
在苍梧山间,我对舜的哀悼情深意切。
夕阳西下,波光却似乎凝固不动。
九疑山上的云彩摇曳着影子,旷野中竹林如同成排。
大雁聚集在芦苇荡上,猿猴在雾露笼罩的山中悲鸣。
南风吹来,带着早晨的怨恨,瑶瑟发出长久的叹息。
究竟谁能问起这元化之事,天门的恨意早已久闭。
注释:
字词注释:
- 伊予:古代对人的称呼,意思是“你”或“我”。
- 吊舜:对舜帝的缅怀与哀悼。
- 苍梧:古地名,传说舜帝在此地去世。
- 九疑:指九疑山,位于今湖南省。
- 游波:指水波的样子。
- 雁集:大雁聚集。
- 猿啼:猿猴的啼叫。
- 瑶瑟:一种古代乐器,常用来表达哀伤。
典故解析:
舜帝是中国远古时代的明君,传说他在苍梧去世。诗中表达对舜的哀悼,反映了对历史和古代文化的敬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马戴,唐代诗人,字子达,号青溪,生于约公元710年,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湘川吊舜》创作于马戴游历湘川时,因对舜帝的历史传说产生感慨,结合自然景色抒发情感。
诗歌鉴赏:
《湘川吊舜》通过对舜帝的哀悼,展现了一种对古代明君的崇敬与思考。诗中运用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通过夕阳、波光、云影、竹林、雁鸣、猿啼等意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诗开篇即引入“伊予生好古”,表明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而“吊舜苍梧间”则直接点明了主题,表达对舜帝的追怀。
在情感表达上,诗中“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描绘了时光流逝的无情,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无奈。接下来的“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班”,自然元素的变化与静态的竹林形成对比,增加了诗的层次感。最后的“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则通过音乐意象传达了对时间流逝与历史无法逆转的哀伤,“元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更是将个人情感提升到对历史命运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孤独。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唐代诗人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伊予生好古”:表达诗人对古文化的热爱。
- “吊舜苍梧间”:提到舜帝,表明哀悼之情。
- “白日坐将没,游波凝不还”:夕阳西下,水波不动,暗示时光流逝。
- “九疑云动影,旷野竹成班”:描绘自然景色与心境的交融。
- “雁集蒹葭渚,猿啼雾露山”:意象丰富,体现了自然的生动。
- “南风吹早恨,瑶瑟怨长闲”:音乐与情感结合,表达无奈。
- “元化谁能问,天门恨久关”:对历史的沉思,体现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结合,形成生动的意象。
- 拟人:赋予自然现象以情感,如“瑶瑟怨长闲”。
- 对仗:如“雁集蒹葭渚,猿啼雾露山”,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舜帝的哀悼,表达了对历史与时间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梧:象征古代文化的源远流长。
- 白日:代表时间,象征生命的流逝。
- 游波:象征不可逆转的时间与历史。
- 竹成班:象征宁静与和谐。
- 雁集:象征友谊与思念。
- 猿啼:象征孤独与哀伤。
- 瑶瑟:象征音乐与情感的结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苍梧”指的是哪个古代传说的地名?
- A. 黄河
- B. 长江
- C. 苍梧
- D. 九疑
-
“南风吹早恨”的意思是:
- A. 南风带来欢乐
- B. 南风带来怨恨
- C. 南风不再
- D. 南风吹拂
-
诗中表达了对谁的哀悼?
- A. 孔子
- B. 舜帝
- C. 李白
- D. 杜甫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 by 白居易:同样反映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情感。
- 《静夜思》 by 李白:通过自然景色表现对故乡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湘川吊舜》 vs 《长恨歌》:两篇作品都涉及对历史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对舜帝的哀悼,后者则表现了对爱情与历史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的艺术世界》
以上内容为《湘川吊舜》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指南,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