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雨作寒》

时间: 2025-02-04 15:48:59

山寒禅老不下,泥滑琴僧罕来。

且唤园丁闲语,喜闻湖岸未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积雨作寒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山寒禅老不下,
泥滑琴僧罕来。
且唤园丁闲语,
喜闻湖岸未颓。

白话文翻译

雨水积聚,天气变得寒冷,山里寺庙的禅僧不再下山;泥土湿滑,弹琴的僧人也很少上山来。我索性叫来园丁闲聊,听说湖岸的景象还未衰败,心中感到高兴。

注释

字词注释

  • 积雨:指雨水积聚,天气变冷。
  • :寒冷,指气温低。
  • 禅老:指寺庙中的老和尚。
  • 泥滑:泥土湿滑,行走不便。
  • 琴僧:弹琴的和尚,常指有艺术修养的僧人。
  • 园丁:园中的劳动者,负责园艺工作。
  • 闲语:闲聊,轻松的对话。
  • 未颓:未衰败,仍然茂盛。

典故解析
“山寒禅老不下”体现了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寺庙生活安静清幽,适合修行;“湖岸未颓”则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云峰,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题材多样,既有山水田园之作,也有咏物抒怀之作。他的诗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积雨作寒”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战乱与动荡,诗人借助大自然的变化表达内心的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诗人的内心感受,表现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山寒禅老不下,泥滑琴僧罕来”通过描写寒冷天气和湿滑的泥土,展现出一种不利于外出活动的环境,隐喻着人们在困境中也难以寻觅到心灵的慰藉。接下来的“且唤园丁闲语”,则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他主动寻求与人交流,展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哲学。

最后一句“喜闻湖岸未颓”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诗人在自然的变化中看到了生机与希望。这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惜,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的整体风格清新自然,给人以心灵的宁静与愉悦,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希望交织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山寒禅老不下:描绘了寒冷的山中,禅僧因天气原因不愿下山,体现出环境对人的影响。
  • 泥滑琴僧罕来:湿滑的泥土使得弹琴的僧人也不再频繁到访,暗示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季节变化的制约。
  • 且唤园丁闲语:诗人主动寻求与园丁闲聊,展现了他与自然及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 喜闻湖岸未颓:最后一句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依然生机勃勃的欣喜之情,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与次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禅老不下”,“琴僧罕来”表现出人类活动与自然状态的密切关联。
  • 象征:湖岸的“未颓”象征着希望与生机,暗示着人们对未来的期盼。

主题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与深邃,代表着隐逸生活的理想。
  • :象征着孤独与沉寂,反映自然的严酷。
  • 园丁:象征着劳动与生命的延续,代表人对自然的关心和呵护。
  • 湖岸:象征着希望与生机,暗示着生命的不断轮回和重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寒禅老不下”的意思是: A. 山中的禅僧因寒冷不愿下山
    B. 山中禅僧正在下山
    C. 寒冷的山很美
    D. 禅僧在山上修行

  2. “喜闻湖岸未颓”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失落
    B. 悲伤
    C. 欣喜
    D. 愤怒

参考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可以将范成大的“积雨作寒”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前者表现出一种在困境中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而后者则更倾向于对自然的静谧与孤独的思考。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范成大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