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任子敏司丞赴北》

时间: 2025-01-26 00:56:05

鞭影拖云入帝京,少年正好作功名。

不辞驿骑三千里,欲奋鹏抟九万程。

白玉楼中挥翰墨,黄金台上被恩荣。

何须折柳送行色,只写诗篇话别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任子敏司丞赴北
作者: 黄庚 〔宋代〕

鞭影拖云入帝京,
少年正好作功名。
不辞驿骑三千里,
欲奋鹏抟九万程。
白玉楼中挥翰墨,
黄金台上被恩荣。
何须折柳送行色,
只写诗篇话别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任子敏前往北方任职的祝福。诗中描绘了任子敏骑马疾驰,进入京城,正值青春年少,正是追求功名的好时机。他不辞辛劳,骑行三千里,志向高远,想要展翅高飞,达到九万里的远方。在白玉楼中挥洒墨水,在黄金台上获得荣华富贵。对于离别,何必折柳送别呢?我只想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们的别情。

注释:

  • 鞭影:马鞭的影子,象征骑马的情景。
  • 拖云:形容马速飞快,仿佛能拖动云彩。
  • 帝京:指的是京城,这里特指当时的汴京。
  • 鹏抟:指大鹏鸟展翅高飞,象征志向远大。
  • 白玉楼:象征文人的书斋或高雅的场所。
  • 黄金台:象征荣华富贵的地位。
  • 折柳:古代送别时用柳枝象征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风景、抒发情感,常常融合个人经历与时代背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任子敏即将赴北任职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前途的祝福与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送任子敏司丞赴北》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送别诗。第一句“鞭影拖云入帝京”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生动的画面中,马鞭挥动的瞬间,仿佛可以撕开云层,直达京城,迅速引发人们对主人公的想象。接着诗人指出年轻人正是追求功名的最佳时机,传达出对任子的鼓励和期望。诗中“不辞驿骑三千里,欲奋鹏抟九万程”更是展现了任子敏不畏艰辛、志向远大的精神面貌,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文人生活的理想场景:在白玉楼中挥洒墨水,象征着追求知识与艺术的生活;而“黄金台上被恩荣”则暗示了对荣华富贵的向往与追求。最后一联“何须折柳送行色,只写诗篇话别情”则传达了诗人对传统送别方式的淡然态度,强调了通过诗歌表达情感的深刻与永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理想与追求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鞭影拖云入帝京:描绘了骑马奔向京城的壮丽场面,暗示了主人公的雄心壮志。
  2. 少年正好作功名:强调了年轻人追求功名的时机。
  3. 不辞驿骑三千里:表现出主人公的决心与毅力。
  4. 欲奋鹏抟九万程:用大鹏比喻理想的远大,展现了追求的高度。
  5. 白玉楼中挥翰墨:象征着文人的理想生活。
  6. 黄金台上被恩荣:暗示追求荣华富贵的愿望。
  7. 何须折柳送行色:对传统送别方式的反思。
  8. 只写诗篇话别情:强调诗歌的情感表达,超越了物质的离别。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理想与大鹏比喻,增强了诗的气势。
  • 对仗:如“白玉楼中”和“黄金台上”,形成对比,增强韵律感。
  • 夸张:如“三千里”、“九万程”等,表现出追求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祝福,展现了对理想与追求的赞美,传递出对青春奋斗的赞扬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意象分析:

  • 鞭影:象征奋斗与前进的动力。
  • :代表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白玉楼:象征文人精神世界的高雅。
  • 黄金台:象征社会地位与荣华富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鞭影拖云”形容什么? A. 骑马的速度
    B. 友人的离别
    C. 诗人的情感

  2. “欲奋鹏抟九万程”中的“鹏”象征着什么? A. 友谊
    B. 理想与追求
    C. 离别

  3. 诗人对传统送别方式的态度是? A. 崇尚
    B. 反思
    C. 忽略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送友人》:同样表达离别情感,但更突出友谊的深厚。
  • 《夜泊牛渚怀古》:通过怀古抒发对历史的思考,展现另一种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选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