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雨而雪》

时间: 2025-01-27 04:04:37

两港水争长,四山云未归。

忽闻雷虺虺,翻见雪霏霏。

蜡屐老难出,竹炉谁共围。

金乌无恙否,何事隐明晖。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久雨而雪 王炎 〔宋代〕

两港水争长,四山云未归。 忽闻雷虺虺,翻见雪霏霏。 蜡屐老难出,竹炉谁共围。 金乌无恙否,何事隐明晖。

白话文翻译:

长时间的雨水之后,天空终于飘起了雪花。 两条河流似乎在争相延长,四周的山峰上云雾还未散去。 突然间听到了雷声隆隆,转瞬间就看到了雪花纷纷扬扬。 蜡制的鞋子因为年久而难以行走,竹制的火炉旁谁来与我共围。 金乌(太阳)是否安然无恙,为何隐藏了它的光辉。

注释:

  • 两港水争长:形容两条河流似乎在争相延长。
  • 四山云未归:指四周的山峰上云雾还未散去。
  • 雷虺虺:雷声隆隆的样子。
  • 雪霏霏:雪花纷纷扬扬的样子。
  • 蜡屐:用蜡制的鞋子,这里指年久失修的鞋子。
  • 竹炉:用竹子制作的火炉。
  • 金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鸟,这里代指太阳。
  • 明晖:明亮的光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字子安,南宋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此诗可能是在一个久雨之后的冬日,诗人感受到天气的变化,从而引发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久雨之后天空转晴,雪花飘落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对“两港水争长,四山云未归”的描绘,展现了雨后初晴的景象。诗中的“忽闻雷虺虺,翻见雪霏霏”巧妙地转换了天气的变化,从雷声到雪花的出现,形成了一种戏剧性的对比。后两句“蜡屐老难出,竹炉谁共围”则透露出诗人的孤寂和对友伴的渴望。最后一句“金乌无恙否,何事隐明晖”则带有哲思,诗人对太阳的关心,实际上是对光明和温暖的向往,也是对生活常态的思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两港水争长”,通过拟人手法,赋予河流以生命,形象地描绘了雨后河流的景象。
  • 第二句“四山云未归”,继续以云雾未散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第三句“忽闻雷虺虺”,突然的雷声打破了宁静,为接下来的雪景做了铺垫。
  • 第四句“翻见雪霏霏”,雪花的出现,给读者带来了视觉上的惊喜。
  • 第五句“蜡屐老难出”,通过蜡屐的描写,反映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 第六句“竹炉谁共围”,表达了诗人对友伴的渴望和对温暖的需求。
  • 最后两句“金乌无恙否,何事隐明晖”,诗人对太阳的关心,实际上是对光明和温暖的向往,也是对生活常态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拟人:如“两港水争长”,赋予河流以人的行为特征。
  • 对比:如“忽闻雷虺虺,翻见雪霏霏”,雷声与雪花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戏剧性。
  • 象征:如“金乌”象征太阳,通过询问太阳的安危,表达了诗人对光明和温暖的向往。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光明和温暖的渴望,以及对生活常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如“两港水争长”中的“水”,“四山云未归”中的“云”,“雪霏霏”中的“雪”,这些自然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背景,增强了诗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金乌”指的是什么? A. 太阳 B. 月亮 C. 星星 D. 鸟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忧郁 B. 孤独 C. 喜悦 D. 愤怒
  3. “忽闻雷虺虺,翻见雪霏霏”中的“虺虺”是什么意思? A. 风声 B. 雷声 C. 雨声 D. 雪声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以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王炎的《久雨而雪》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以自然景象为背景,但王炎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变化的敏感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宋代诗歌的背景知识,有助于理解王炎诗歌的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