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室书事》

时间: 2024-09-19 21:16:40

五十馀年读道书,老来所得定何如。

目光焰焰夜穿帐,胎发青青晨映梳。

甚畏蝮蛇宁断手,已烹熊掌敢兼鱼。

春芜二亩扶犁去,空忆高皇赐对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道室书事
五十馀年读道书,老来所得定何如。
目光焰焰夜穿帐,胎发青青晨映梳。
甚畏蝮蛇宁断手,已烹熊掌敢兼鱼。
春芜二亩扶犁去,空忆高皇赐对初。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道教经典的追求和思考。他在五十多年的时间里研读道书,到了老年,所获得的领悟究竟如何呢?夜晚,目光如火,透过帐篷,清晨,发丝青青,映着梳子。诗人对蝮蛇十分畏惧,宁愿断手也不愿去接触;已烹的熊掌也不敢再去兼顾鱼。春天来临,田地杂草丛生,他只能离开田地,空想着曾经高皇赐予的对话。

注释

  • 道书:指道教经典,代表着作者对道教思想的学习和追求。
  • 目光焰焰:形容眼神炯炯有神,充满了热情和渴望。
  • 胎发青青:形容年轻人的发丝,暗指青春与希望。
  • 蝮蛇:一种毒蛇,象征着危险。
  • 熊掌:熊的前肢,古时被视为美味。
  • 高皇:指古代的皇帝,可能是指对某种恩惠的回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诗歌创作,作品数量众多,以爱国情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闻名。他的诗风豪放,情感真挚,常常反映出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心。

创作背景

《道室书事》写于陆游晚年时期,彼时他已然经历了许多沧桑与变迁。诗中反映了他对道教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慨,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及对人生价值的追求。

诗歌鉴赏

《道室书事》通过对道教经典的学习,表达了陆游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思考。诗的开头便以“老来所得定何如”引出主题,透露出作者对自己一生追求的反思与疑问。接下来的描写中,通过“目光焰焰夜穿帐”与“胎发青青晨映梳”的对比,展现了生命的不同阶段:年轻时充满热情与希望,而老年则反思与沉思。接着,诗人用“甚畏蝮蛇宁断手”表达了对危险的警惕与自我保护的意识,反映了人生中知晓何为珍贵的智慧。

春天的到来,田地的杂草丛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对理想的追忆,诗人空忆高皇的赐对,体现了他对于过去的怀念与对人生理想的追求。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既有对道教思想的探讨,也有对人生的哲理思考,表现出陆游对世事的洞察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五十馀年读道书:表明作者长年累月研习道教经典。
  • 老来所得定何如:表达了对自己所学的思考和怀疑。
  • 目光焰焰夜穿帐:描绘了夜间思考的情景,显示出作者的求知欲望。
  • 胎发青青晨映梳:意指年轻的希望与未来。
  • 甚畏蝮蛇宁断手:表现对危险的警惕,强调自我保护。
  • 已烹熊掌敢兼鱼:象征已知的美味与追求的矛盾。
  • 春芜二亩扶犁去:描绘生活的现实,回归田园。
  • 空忆高皇赐对初:对过往的怀念,反映人生的追求与失落。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目光焰焰”与“胎发青青”,对比不同生命阶段的状态。
  • 比喻:蝮蛇与熊掌象征人生的危险与诱惑。
  • 意象:春天与道教思想的交融,表现出人生的哲思。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反思和自省,表达了对道教文化的追求与人生价值的思考。诗人在回顾自己的人生时,既有对知识的渴望,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书:象征智慧与追求。
  • 蝮蛇:代表危险与恐惧。
  • 熊掌:象征奢华与美好。
  • 春芜:反映生活的现实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的《道室书事》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爱国情怀
    • B. 对道教的追求与人生的反思
    • C. 对自然的赞美
  2. “目光焰焰夜穿帐”中的“焰焰”指的是?

    • A. 黑暗
    • B. 热情
    • C. 疲惫
  3. 诗中提到的“高皇”可能指的是?

    • A. 地方官员
    • B. 古代皇帝
    • C. 道教神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道室书事》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但陆游更强调内心的反思与道教思想,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不羁的个性。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文全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