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亭》

时间: 2025-01-27 03:24:33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白话文翻译:

在江边的亭子里,心情舒畅而温暖,我长声吟唱,眺望远方。溪水流淌,心中却无争竞;云在天边,意绪也随之缓慢。春天即将结束,万物欣欣向荣,却各自有自己的欲望。江东的战事仍然繁忙,回头凝视,只是眉头微微皱起。

注释:

  • 坦腹:形容放松的姿态,心情舒适。
  • 野望:远望自然景色,心怀壮志。
  • 水流心不竞:水流淌而心中却不急于竞争,表达一种淡然的心态。
  • 云在意俱迟:云彩在空中飘荡,心情也随之缓慢。
  • 欣欣物自私:万物欣欣向荣,但各自都心怀私欲。
  • 江东犹苦战:指江东地区仍然在进行激烈的战争。
  • 回首一颦眉:回头望去,眉头微微皱起,流露出忧虑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晚号杜工部,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以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细腻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时值安史之乱后,国家纷乱,民生困苦,诗人身处动荡的社会环境中,虽心向自然,然内心忧虑重重。

诗歌鉴赏:

《江亭》是一首反映了诗人内心复杂情感的作品。诗人在江边亭子上,享受着温暖的春光,心情似乎变得开阔而自在。然而,随着水流的悠扬,诗人也感受到一种无争的淡然,内心却又难以摆脱现实的困扰。春天的美好并未能掩盖江东战乱的苦痛,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由此浮现。最后一句“回首一颦眉”更是将这种复杂的心情凝聚到极致,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社会动荡的深思。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坦腹江亭暖:描绘了诗人身处江边亭子的轻松状态。
    2. 长吟野望时:表现诗人吟唱的豪情与对自然的向往。
    3. 水流心不竞: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4. 云在意俱迟:描绘云彩悠闲飘动,心情也随之缓慢。
    5. 寂寂春将晚:感叹春天即将结束,带来些许惆怅。
    6. 欣欣物自私:指出万物虽美,但各自心中仍有欲望。
    7. 江东犹苦战:反映战争带来的困苦与动荡。
    8. 回首一颦眉:诗人回望时流露出的忧愁。
  • 修辞手法: 该诗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例如“水流心不竞”以水象征心态,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与对自然美的向往,表达了在困境中仍希望保持内心宁静的愿望。

意象分析:

  • 江亭:象征诗人的隐逸与追求自然的心境。
  • 水流: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心态的淡然。
  • :象征自由与随意的生活态度。
  •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 :象征社会动荡与人间苦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甫的《江亭》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背景? a) 经济繁荣
    b) 战乱不断
    c) 和平安宁
    答案:b

  2. 在诗中,“水流心不竞”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态? a) 焦虑不安
    b) 淡然自若
    c) 争强好胜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回首一颦眉”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a) 满意与欢愉
    b) 忧虑与惆怅
    c) 轻松与自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自然之美。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江亭》与李白的《庐山谣》均以自然为背景,但杜甫更多的是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而李白则更多表现个人的豪情与洒脱。

参考资料:

  • 《杜甫诗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