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半
作者: 李商隐 〔唐代〕
三更三点万家眠,
露欲为霜月堕烟。
斗鼠上堂蝙蝠出,
玉琴时动倚窗弦。
白话文翻译:
在深夜三更,万家都已沉沉入睡,
露珠像是要变成霜,月光在空中散落如烟。
斗鼠在堂前奔跑,蝙蝠也飞了出来,
玉琴偶尔轻声响动,倚在窗边的琴弦上。
注释:
- 三更三点:古代将夜晚分为五更,三更是指午夜的时分,通常是指大约1-3点的时间。
- 万家眠:形容夜深人静,万家灯火已熄,人人入睡。
- 露欲为霜:露水在寒冷的夜晚逐渐凝结,似乎要变成霜,暗示天气变冷。
- 斗鼠:指老鼠在斗室中活动,可能暗示夜晚的寂静中有小动物的出没。
- 蝙蝠出:蝙蝠是夜行性动物,表示夜晚的生机。
- 玉琴:古代乐器,象征着音乐和艺术的高雅。
- 倚窗弦:琴弦依靠在窗边,暗示着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典故解析:
此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玉琴”和“蝙蝠”等意象,展现了夜的静谧与生动,反映了人们在寂静的夜晚对艺术和生命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唐代著名诗人,字义山,号少陵野老。他的诗以情感细腻、意象丰富著称,常常表现出复杂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李商隐的诗歌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创作背景:
《夜半》创作于晚唐时期,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背景下,诗人常常在孤独的夜晚思索人生。此诗表现了夜深人静时的思绪,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感和对艺术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夜半》是一首典型的李商隐风格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展现了深夜的宁静与生动。开头两句通过“万家眠”与“露欲为霜”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寒冷,给人一种孤独而又安详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斗鼠”和“蝙蝠”的意象,打破了夜的静谧,仿佛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寂静的夜晚,生命的气息依然存在。
诗的最后一句“玉琴时动倚窗弦”,则将诗人的情感与音乐的意象结合在一起,仿佛在表达他在夜深人静时,心中对音乐和艺术的渴望与追求。整首诗通过对夜晚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与人文情怀,令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表的孤独与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更三点万家眠:描绘深夜时分,万家都在沉沉入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露欲为霜月堕烟:通过露水与霜的变化,暗示天气的寒冷,同时“月堕烟”也让人联想到梦幻的意境。
- 斗鼠上堂蝙蝠出:突显夜晚的生命气息,虽然是安静的夜晚,但依然有生命在活动。
- 玉琴时动倚窗弦:音乐的轻声响动,象征着艺术与情感的交融,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露欲为霜”,将露水比作霜,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拟人:如“玉琴时动”,使得无生命的物体具有人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夜深人静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艺术的热爱,传达了一种孤独而又美丽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更:象征夜晚的深邃与寂静。
- 露、霜:象征自然界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
- 斗鼠、蝙蝠:代表夜晚的生命,象征着即使在寂静中也有生命的存在。
- 玉琴:象征艺术与高雅,隐喻诗人内心的音乐情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万家眠”表达了什么样的夜晚氛围? a) 热闹
b) 寂静
c) 恐怖 -
“露欲为霜”中的“霜”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美丽
b) 寒冷
c) 快乐 -
诗中提到的“玉琴”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艺术
c) 战争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夜雨寄北》
诗词对比:
与李商隐的《夜半》相比,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描绘了夜晚的静谧,但更加强调了思念之情。李商隐的作品则更倾向于体现艺术和自然的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的美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商隐诗选》
- 《唐代诗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