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红·玉箫声断凤凰楼》

时间: 2025-02-04 15:49:14

玉箫声断凤凰楼,憔悴人别后。

留得啼痕满罗袖。

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

当初只恨,无情烟柳,不解系行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桃红·玉箫声断凤凰楼
作者: 杨果 〔元代〕

玉箫声断凤凰楼,憔悴人别后。
留得啼痕满罗袖。
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
当初只恨,无情烟柳,不解系行舟。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凤凰楼前,玉箫的声音戛然而止,离别后我变得憔悴不堪。
留下的只是泪痕满袖。
去来都无所谓,楼前的风景依旧如故。
当初只恨那无情的烟柳,不懂得如何系住行舟。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箫:一种优雅的乐器,象征着美好的音乐和情感。
  • 凤凰楼:楼阁,可能与美丽的传说或风景相关。
  • 憔悴:形容因悲伤或忧愁而显得瘦弱、憔悴。
  • 啼痕:指眼泪留下的痕迹。
  • 罗袖:指轻柔的衣袖,常用于形容女子的衣物。
  • 无情:冷漠无情,指对情感的漠视。
  • 烟柳:柳树在烟雾中模糊的样子,象征着幽幽的情感。

典故解析
“凤凰楼”可能是指古代某个著名的楼阁,象征着美丽与高雅;“烟柳”则常用于描绘离愁别恨的场景,柳树常常被用来象征柔情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果是元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交融的时期。他的诗作风格多变,常常结合个人情感与社会景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表现力。

创作背景
本诗反映了作者对别离的深切感受,可能创作于一个离别的时刻或回忆往昔的情境,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无情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小桃红·玉箫声断凤凰楼》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离别的苦涩与对过往的追忆。开篇“玉箫声断凤凰楼”,声响戛然,标志着一段美好时光的结束,令人感到一种强烈的失落感。接下来的“憔悴人别后”,则暗示了离别后的心情变化,情绪的沉重感油然而生。

“留得啼痕满罗袖”一句,细腻地描绘了离别时的泪水,形象生动,触动人心。接下来的“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表达了尽管外在的风景未变,但内心的感受已然不同,体现了时间与记忆的交织。最后“当初只恨,无情烟柳,不解系行舟”,将情感具体化,表达了对无情柳烟的怨恨,流露出对过往情感的无奈与思考。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刻理解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玉箫声断凤凰楼:乐声突然停止,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结束。
  2. 憔悴人别后:离别后感到憔悴,表明内心的悲伤。
  3. 留得啼痕满罗袖:泪水留下的痕迹,突显情感的深刻。
  4. 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外界的风景未变,内心的变化更为明显。
  5. 当初只恨,无情烟柳,不解系行舟:对过去的无情感到怨恨,反思自己对情感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玉箫声”与离别情感相联系,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拟人:烟柳无情,赋予自然以情感,强化了离别的主题。
  • 对仗:如“去来休,楼前风景浑依旧”,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思念与无奈展开,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无情现实的感叹,深刻反映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箫:象征美好的音乐与情感,代表着过去的美好时光。
  • 凤凰楼:象征高雅与美丽,营造出离别的氛围。
  • 啼痕:象征哭泣与悲伤,表达内心的痛苦。
  • 烟柳:象征离愁别恨,描绘出不舍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玉箫声断”的含义是: A. 音乐停止
    B. 船只停靠
    C. 人们欢笑
    D. 风景改变

  2. 诗中“留得啼痕满罗袖”意指: A. 眼泪湿了衣袖
    B. 依旧欢笑
    C. 没有任何痕迹
    D. 记忆模糊

  3. “无情烟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离别的怨恨
    C. 对快乐时光的怀念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离别的感伤与思念。
  • 苏轼《水调歌头》:以月亮为引子,展现思乡情怀。

诗词对比

  • 与柳永《雨霖铃》中的离愁相比,杨果的诗更侧重于个人的内心变化,而柳永则更多地描绘了离别场景的哀伤。
  • 杨果的“烟柳”象征无情,柳永则用“长亭外”的景象强化了离愁氛围,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的情感与意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