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四赴歙州》

时间: 2025-01-26 06:11:15

分直蓬邱未再期,江东去去拥旌麾。

名通南省郎官籍,卷续新安郡政诗。

卢观清风留汗简,鸰原高韵忆吹箎。

故人别后频南望,想见森森琼树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分直蓬邱未再期,江东去去拥旌麾。名通南省郎官籍,卷续新安郡政诗。卢观清风留汗简,鸰原高韵忆吹箎。故人别后频南望,想见森森琼树枝。

白话文翻译:

我刚从蓬邱直分出来不久,就要前往江东担任军职。我的名字已经登记在南省的郎官名册上,现在又要继续在新安郡撰写政务诗。卢观留下的清风事迹被记录在史册上,鸰原的高雅音乐让我回忆起吹箎的情景。自从老朋友分别后,我常常向南望去,想象着那茂密的琼树枝。

注释:

  • 分直蓬邱:指作者从蓬邱直分出来,蓬邱可能指某个官署或地方。
  • 江东: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即今天的江苏、安徽等地。
  • 旌麾:古代指挥军队的旗帜,这里指担任军职。
  • 南省:指中央政府的南省,即中央官署。
  • 郎官籍:官员的名册。
  • 新安郡:古代地名,今安徽歙县一带。
  • 卢观:可能指某位历史人物,具体不详。
  • 汗简:指史册,记录历史事迹的书籍。
  • 鸰原: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与音乐有关。
  • 吹箎:吹奏箎这种乐器,箎是一种古代的竹制乐器。
  • 琼树枝: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号东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尤其擅长写诗和散文。杨亿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亿在担任官职期间,即将前往江东任职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即将离别的故人的思念,以及对自己未来仕途的期待和展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即将前往江东任职的情景,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和对未来仕途的期待。诗中“分直蓬邱未再期”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官职的告别,也暗示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江东去去拥旌麾”则展现了作者对新职位的期待和豪情。后几句通过对卢观和鸰原的回忆,以及对故人的思念,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层次。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杨亿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分直蓬邱未再期:作者刚从蓬邱直分出来不久,暗示了对过去官职的告别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2. 江东去去拥旌麾:即将前往江东担任军职,展现了作者对新职位的期待和豪情。
  3. 名通南省郎官籍:作者的名字已经登记在南省的郎官名册上,表明了他的官职身份。
  4. 卷续新安郡政诗:现在又要继续在新安郡撰写政务诗,显示了作者的文学才华和官职责任。
  5. 卢观清风留汗简:卢观留下的清风事迹被记录在史册上,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
  6. 鸰原高韵忆吹箎:鸰原的高雅音乐让作者回忆起吹箎的情景,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7. 故人别后频南望:自从老朋友分别后,作者常常向南望去,表达了对故人的深切思念。
  8. 想见森森琼树枝:想象着那茂密的琼树枝,比喻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故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想见森森琼树枝”,用琼树枝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 对仗:如“分直蓬邱未再期,江东去去拥旌麾”,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未来仕途的期待。通过描绘即将前往江东任职的情景,以及对历史人物和音乐的回忆,展现了作者的情感世界和对未来的展望。

意象分析:

  • 蓬邱:象征过去的官职和经历。
  • 江东:象征未来的仕途和挑战。
  • 卢观:象征历史和传统。
  • 鸰原:象征文化和艺术。
  • 琼树枝:象征美好和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杨亿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的“江东”指的是哪里? A. 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B. 长江上游以东地区 C. 长江下游以西地区 D. 长江上游以西地区

  3. 诗中的“琼树枝”比喻什么? A. 美好的事物 B. 恶劣的事物 C. 普通的事物 D. 无关紧要的事物

答案:

  1. B. 宋代
  2. A. 长江下游以东地区
  3. A. 美好的事物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亿的其他诗作,如《东篱集》中的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如苏轼、王安石的诗作,可以比较不同诗人的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 杨亿的《李四赴歙州》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对比,可以比较两位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方面的不同手法。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杨亿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