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令 其三 即事》

时间: 2025-01-24 12:02:01

草圣与诗馀。

清韵谁如。

生绡团扇倩谁书。

月湛素华天似水,深院凉初。

人散晚钟疏。

后约还虚。

良宵忍放枕鸾孤。

要得相逢除是梦,有梦来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令 其三 即事
作者: 仲并 〔宋代〕

草圣与诗馀。清韵谁如。
生绡团扇倩谁书。
月湛素华天似水,深院凉初。
人散晚钟疏。后约还虚。
良宵忍放枕鸾孤。
要得相逢除是梦,有梦来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对草圣(指王维)与诗余(指李白)两位诗人的赞美。清雅的韵味,谁能够与之匹敌?生绡团扇上,谁又能写下这样的字迹?月光清澈如水,夜空明亮,深院中的凉意初显。人们在晚钟声中逐渐散去,约定的再会似乎遥遥无期。良宵之夜,不忍心放下枕边的孤独梦境。要想再相逢,除了梦中见面,似乎再无其他可能。

注释:

  • 草圣: 指王维,号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被誉为“草圣”。
  • 清韵: 指清雅的音韵,形容诗词的优美。
  • 生绡: 一种轻薄的丝织品,通常用于扇面。
  • 团扇: 一种圆形的扇子,常用作文人雅士的装饰品。
  • 月湛素华: 形容月光如水般清澈明亮。
  • 深院凉初: 深院中的凉意刚刚显现,暗示夜晚来临。
  • 晚钟疏: 形容晚钟敲响,声音稀疏,表示人们已逐渐散去。
  • 枕鸾孤: 指孤独地枕着鸾凤的形象,象征着孤寂。
  • 有梦来无: 表达梦中相见的渴望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仲并,宋代词人,具体生平不详。他的诗词多以清雅见长,风格独特。仲并的作品常常蕴含丰富的情感与哲理,表达对生活、自然的感悟。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仲并的某个良宵,灵感源于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思考。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相逢的渴望,在夜色中引发对孤独及梦境的哲学思考。

诗歌鉴赏:

《浪淘沙令 其三 即事》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词作,展现了仲并对古代诗人的崇敬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深思。词首提到“草圣与诗馀”,不仅表明了作者对王维和李白的倾慕,更显露出自己在诗词创作上的追求和探索。生绡团扇的意象生动形象,暗示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进一步引入了对“清韵”的追问,体现了仲并对诗歌艺术的不懈追求。

在描写月色与院落的寂静时,词作者运用“月湛素华天似水”的比喻,传达出一种清丽而宁静的氛围,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体验。而“人散晚钟疏”则暗示着孤独与离别,加深了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最后,词的结尾通过对梦境的描绘,将孤独与渴望相结合,表达出对美好相逢的期待与无奈,令人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草圣与诗馀: 这句开篇提到两位伟大的诗人,显示了作者对古代文人的敬仰。
  2. 清韵谁如: 追问清雅韵味的来源,表现出对诗歌的追求。
  3. 生绡团扇倩谁书: 形象生动,表现出对书法和艺术的欣赏。
  4. 月湛素华天似水: 通过比喻传达出夜色的宁静与美丽。
  5. 深院凉初: 描述夜晚的气息,营造出孤独的氛围。
  6. 人散晚钟疏: 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离散与疏远。
  7. 后约还虚: 表达对未来重聚的渴望,但又显得无奈。
  8. 良宵忍放枕鸾孤: 表现出对孤独的无奈与对梦境的依恋。
  9. 要得相逢除是梦,有梦来无: 强调梦中的相见,突显孤独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 “月湛素华天似水”形象生动,给人以视觉冲击。
  • 拟人: “晚钟疏”通过钟声的稀疏,体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孤独感。
  • 对仗: 词句之间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的崇敬与追寻,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孤独和相逢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圣: 象征古代文人的高洁与追求。
  • 生绡团扇: 代表文人的雅趣与生活情调。
  • 月光: 象征宁静与美好,反衬出孤独。
  • : 带有一种清新、孤寂的氛围。
  • : 表达对现实与理想的渴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草圣”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李白
    b) 王维
    c) 杜甫
    答案: b) 王维

  2. 填空题: 本词中提到的“生绡团扇”代表了__的生活情趣。

  3. 判断题: 词中“月湛素华天似水”是一种对比手法。 (对/错)
    答案: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鸟鸣涧》

诗词对比:
可以将仲并的这首词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探讨两位诗人在孤独与美好相遇的不同表达。李白的词更为豪放,而仲并则显得细腻而含蓄,二者都展现了对夜色的不同感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仲并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