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李白嵚崎历落,
嵇康潦倒粗疏。
生世当行所乐,
巢山喜遂吾初。
白话文翻译:
李白的才华纵横而又坎坷,
嵇康的境遇凄凉而又粗疏。
人生在世应该随心所欲,
我在巢山的隐居生活让我心满意足。
注释:
-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洒脱的诗风著称。
- 嵇康: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音乐家,因其才华和个性而遭受政治迫害。
- 嵚崎:形容艰难险阻的道路,表示李白的生活经历。
- 潦倒:指困顿、失意的状态,形容嵇康的境遇。
- 生世:指人生的经历和遭遇。
- 巢山:指巢湖附近的山,诗人隐居之地。
- 吾初:指诗人最初的理想和追求。
典故解析:
- 李白与嵇康:两位历史人物皆因其才华而受到赞誉,但生活境遇迥异。李白虽才气横溢,却经历了政治波折;嵇康则因直言不讳而遭受不幸。诗中通过这两人反映出对人生不同选择和境遇的思考。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因其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而广受赞誉。他的诗风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作品数量庞大。
- 创作背景: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外有金、辽侵扰,内有政局不稳,常常引发他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思。
诗歌鉴赏:
本诗以李白与嵇康的命运为引子,探讨了人生的苦乐与追求。李白的才华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但他的人生道路却充满坎坷,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嵇康的潦倒则提醒人们即使才华横溢,命运也可能不公。诗人在结尾提到“生世当行所乐”,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此句如同一声叹息,既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也是在劝诫自己要坚持初心,随心所欲地生活。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字里行间透出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与追求,极具文学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通过描绘李白和嵇康的处境,体现出文人的艰辛与不易。
- 第三句:提出人生应追求快乐和内心的满足,表现出对人生的积极态度。
- 第四句:结合个人经历,强调隐居生活的乐趣和满足感。
-
修辞手法:
- 对比:李白与嵇康的对比,衬托出不同的人生境遇。
- 象征:巢山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和内心的宁静。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强调要追求内心的快乐与真实的生活,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李白:象征着才华与豪情,代表追求理想的文人。
- 嵇康:象征着遭遇困境的有志之士,反映出文人的无奈。
- 巢山:象征着隐逸生活与内心的安宁。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李白和嵇康的处境有什么不同?
- A. 都很顺利
- B. 李白坎坷,嵇康潦倒
- C. 都生活富裕
-
“生世当行所乐”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 A. 要顺从他人
- B. 应该追求内心的快乐
- C. 忽视人生的苦难
-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陆游与李白的作品在主题上虽有相似之处,都是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但陆游更多地融入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感慨,而李白则更侧重个人情感的宣泄和对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词集》
- 《宋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典诗词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