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饮酒不写书)
辛弃疾
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
废尽寒暄不写书,富贵何由得。
请看冢中人,冢似当时笔。
万札千书只恁休,且进杯中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写的是饮酒的豪情与洒脱。一饮酒便通宵达旦,醉酒则可长达三天。为了饮酒,我放弃了寒暄问候,不再写信,富贵又能从何而来呢?请看那些长眠于地下的人,他们的坟墓就像当年写的笔记。无数的信札和书籍都变得无所谓,且把酒杯端起,尽情畅饮吧。
注释:
- 饮动连宵:饮酒之后整夜未眠。
- 一醉长三日:喝醉了可以持续三天。
- 废尽寒暄不写书:放弃了问候与书信的交流。
- 冢中人:指已故者。
- 冢似当时笔:坟墓仿佛是当年所写的文字。
- 万札千书只恁休:无数的信件和书籍都无所谓。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代杰出的词人和军事家,生于1150年,卒于1225年。他是南宋时期的代表性词人之一,以豪放派词风著称,作品多表达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他的词风气壮,情感真挚,语言生动。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辛弃疾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消极态度和对豪饮的向往,可能是在经历了人生的曲折和战乱后,表达出一种对世俗功名的超脱和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诗歌鉴赏:
辛弃疾的《卜算子(饮酒不写书)》以鲜明的个性和直白的情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这首词不仅是对酒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全诗从一饮酒开始,描绘了醉酒后的洒脱与放纵,展现了他对世俗繁杂的厌倦。
词中通过“请看冢中人”这一句,巧妙地引入了对死亡的思考,既使人感受到生死无常,又隐含着对逝去岁月的追忆。辛弃疾通过对比生者与死者,强调了书信和功名的虚幻,最终得出“且进杯中物”的结论,表达了一种对酒的追求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词在用词上简洁明了,韵律流畅,情感真挚而不矫揉造作,充分展现了辛弃疾豪放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独特理解。这种对饮酒的放纵与对世俗的超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饮动连宵:一口酒喝下去便兴奋到整夜未眠,展现了饮酒带来的快乐。
- 一醉长三日:醉酒的时间可以长达三天,反映了酒的诱惑和醉后失去时间感的状态。
- 废尽寒暄不写书:放弃了与人的交往与沟通,表明对人际关系的漠视。
- 富贵何由得:质疑世俗的富贵与荣华,表现出对名利的无所谓。
- 请看冢中人:引导读者思考死亡,强调人终究会归于尘土。
- 冢似当时笔:死者的坟墓就像曾经写下的文字,暗示一切都将被遗忘。
- 万札千书只恁休:无数的书信和文稿都变得毫无意义。
- 且进杯中物:最后呼唤人们把酒杯举起,享受当下。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一饮动连宵,一醉长三日”,形成了整齐的结构。
- 比喻:如“冢似当时笔”,通过比喻将坟墓与笔记联系在一起,增加了深度。
- 排比:如“万札千书只恁休”,通过排比强调物质的无意义。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享乐主义的追求。辛弃疾用豪饮的态度反映了对世俗名利的蔑视,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反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饮酒:象征享乐和逃避现实,是对人生的放纵。
- 冢:象征死亡与遗忘,呼唤人们珍惜生命。
- 书信:象征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最终却被生命的无常所打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辛弃疾的《卜算子(饮酒不写书)》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功名的渴望
B. 对饮酒的赞美与对世俗的超脱
C. 对爱情的追求 -
词中提到“请看冢中人”,这句话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A. 死者的生活
B. 人生的无常与现实的无意义
C. 逝去的青春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辛弃疾的《卜算子(饮酒不写书)》与李白的《将进酒》,可以发现两者都表现了对酒的热爱与享乐,但辛弃疾更多地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沉思,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辛弃疾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词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