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净彻首座竹篦》

时间: 2025-04-27 14:37:25

竹篦付了复何为,佛祖当头劈面挥。

尺水便能翻逆浪,侭教人荐截流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篦付了复何为,
佛祖当头劈面挥。
尺水便能翻逆浪,
侭教人荐截流机。

白话文翻译

这根竹篦子付出去了到底有什么用呢?
佛祖在面前直接挥动。
即使尺水也能翻起逆流的波涛,
任凭人们推荐截流的机器。

注释

字词注释:

  • 付了:指付出、交出。
  • 复何为:又有什么意义或作用呢?
  • 佛祖:指释迦牟尼佛,佛教的创始人。
  • 当头:在正前面。
  • 劈面挥:形象地描述佛祖的教诲或启示。
  • 尺水:比喻小水,形容水流的力量。
  • 翻逆浪:翻起反方向的浪潮,象征着挑战和反抗。
  • 侭教:即使、虽然。
  • 荐截流机:推荐的截流装置,象征着对抗自然或命运的尝试。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佛祖”是佛教的中心人物,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深刻反思和质疑。尺水翻浪的意象可能来源于古代对水的理解,水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变化与力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释慧性是宋代的一位僧人,主要以诗词见长。其作品常常融入佛教思想,表达出对人生和宇宙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对佛教哲学反思的时期,诗人可能在思考如何将佛教教义与现实生活结合,探索信仰与实践之间的关系。诗中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质疑,以及对人类努力和自然法则之间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竹篦的象征性使用,探讨了佛教教义与个人努力之间的对立与协调。诗的开头通过“竹篦付了复何为”一语,开门见山地引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对于信仰和教义的实践,个人的努力到底有何意义。这种质疑与思考,引发了深层的反思。

接下来的句子中,佛祖的“当头劈面挥”则体现了佛教的直接性和启示性,暗示着信仰的力量与直接的教导。这种用法不仅是对佛教教义的肯定,也暗示了人们在面对宗教信仰时的无力感。

“尺水便能翻逆浪”则是一个强有力的比喻,尺水虽小,但也能翻起逆流的浪潮,表明即使是微小的力量也能够对抗强大的自然法则或命运。这一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中逆境的理解与接受。

最后一句“侭教人荐截流机”则表明了人们即使有心去抗争与改变,但往往面临的是无法改变的现实,体现了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抗争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但内涵却深邃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信仰与人类努力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竹篦付了复何为:提出质疑,探讨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
  2. 佛祖当头劈面挥:强调佛教的启示和教义的重要性。
  3. 尺水便能翻逆浪:以小见大,表达微小力量也能引发重大变化。
  4. 侭教人荐截流机:即使推荐各种办法,最终仍无法改变既定的局势。

修辞手法:

  • 比喻:尺水翻浪的比喻,强调微小事物的巨大潜力。
  • 拟人:将水拟人化,赋予其翻起浪潮的能力,增强了意象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结构整齐,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信仰的意义与个人努力的关系,表现了对佛教哲学的深刻反思,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中逆境的接受与挑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篦:象征着佛教的教义和信仰。
  • 佛祖:代表智慧、启示与超越。
  • 尺水与逆浪:象征着生命中的挑战与变化。
  • 流机:象征着人类的努力与尝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竹篦在诗中象征什么?
    A. 佛教的教义
    B. 个人的努力
    C. 自然的力量
    D. 以上都有

  2. “尺水便能翻逆浪”这句的意思是什么?
    A. 小事物也能产生大影响
    B. 水的力量无穷无尽
    C. 生活很艰难
    D. 以上都不是

  3. 诗中提到的“荐截流机”主要表达了什么?
    A. 人的努力
    B. 人的无奈
    C. 人的智慧
    D. 人的信仰

答案:

  1. D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将此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比较,两者都在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但《登鹳雀楼》更多地表现了对自然壮丽的赞美,而《付净彻首座竹篦》则更倾向于对人生和信仰的深刻反思与质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精华》
  • 《佛教文化与诗词》
  • 《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