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汤传》

时间: 2025-01-10 22:21:39

短后衣装腰宝刀,空言无实世滔滔。

掉齐虏舌何其易,斩郅支头岂不豪。

异代武夫犹夺气,当时文吏苦吹毛。

汉廷谁是持衡者。

只罪邀功不赏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短后衣装腰宝刀,空言无实世滔滔。
掉齐虏舌何其易,斩郅支头岂不豪。
异代武夫犹夺气,当时文吏苦吹毛。
汉廷谁是持衡者,只罪邀功不赏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身穿短衣、腰悬宝刀的勇士,虽然他在世上言辞凿凿,却没有实际行动。与其说轻易地斩杀敌人如同掉舌头一般,不如说斩下郅支的头颅才是真正的豪壮。即便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武将们依旧能争夺气概,而当时的文吏却只会吹毛求疵。汉朝的朝廷中,谁才是真正持衡者?只会因邀功而受到惩罚,却不愿因辛勤劳作而获得应有的赏赐。

注释:

  • 短后衣装:指短衣服,多为战士的服装,象征着轻便和灵活。
  • 宝刀:指锋利的刀,象征着武力和勇气。
  • 掉齐虏舌:意指斩杀敌人,形容事物的简单。
  • 郅支:指匈奴的一个首领,诗中提到斩其头颅,表现出武勇。
  • 持衡者:指掌握公正和权衡的人。
  • 邀功:通过夸大自己的功劳以谋取利益。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景烨,号白云山人,宋代诗人。其诗风取法古人,注重气势和豪情,常常表达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政治腐败、文官得势之时,诗人借古讽今,表露对文官无能和武士勇气的赞美,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今,揭示了汉朝以来文官与武将之间的矛盾,表达了诗人对武力与勇气的赞美,以及对文官吹毛求疵的厌倦。刘克庄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描绘出一个身着短衣、腰悬宝刀的武士形象,象征着勇敢与行动。然而,诗中又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反思,认为在当时的体制下,真正有能力的人反而得不到应有的赏识,只有那些善于邀功的文官被重用。整首诗情感激昂,语言铿锵,展现出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述武士形象,暗示其勇敢,但也指出社会的无实之言。
    • 第二联通过历史人物的比喻,强调真正的英雄气概。
    • 第三联回应当时文官的无能,表达对武将的敬佩。
    • 第四联质疑朝廷的公正,指出真正的持衡者何在。
  • 修辞手法:使用了比喻(如“掉齐虏舌”),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表达了对武勇精神的敬仰与对文官体制的批判,反映出对公正与真实的追求。

意象分析:

  • 短后衣装:象征勇士的灵活和迅捷。
  • 宝刀:象征力量和勇猛。
  • 郅支:历史典故,代表敌人,强调武士的豪壮。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掉齐虏舌”意指: a) 轻易斩杀敌人
    b) 吹毛求疵
    c) 武将的勇敢
    d) 文官的无能

  2. “汉廷谁是持衡者”中的“持衡者”指的是: a) 武将
    b) 文官
    c) 公正的人
    d) 诗人

答案

  1. a) 轻易斩杀敌人
  2. c) 公正的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昌龄《出塞》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李白的豪情,李白在《将进酒》中表现出对酒的豪放与对生命的热爱,两者都表达了对勇气与豪情的追求,但方向略有不同。刘克庄更注重历史反思,而李白则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