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上晁共道》
时间: 2025-01-11 01:35: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上晁共道
作者:吴亿 〔宋代〕
楼雪初消,丽谯吹罢单于晚。
使君千炬起班春,歌吹香风暖。
十里珠帘尽卷。正人在蓬壶阆苑。
卖薪买酒,立马传觞,升平重见。
谁识鳌头,去年曾侍传柑宴。
至今衣袖带天香,行处氤氲满。
已是春宵苦短。且莫遣欢游意懒。
细听归路,璧月光中,玉箫声远。
白话文翻译:
楼上的积雪刚刚融化,丽谯(美丽的楼台)已经停止了傍晚的吹奏。
主人的千盏明灯点亮了春天,歌声和香风交融,温暖袭来。
十里长的珠帘全部卷起,正人在蓬壶和阆苑中游玩。
有人在卖柴火,有人在买酒,立马传杯,欢庆的气氛重现。
谁能识得去年曾经侍奉的鳌头(高位),那时参加了传柑的宴会。
至今衣袖还带着天香,走到哪里都是氤氲的气息。
春宵已经短暂,不要让欢快的游玩意志懈怠。
细细听归路上,璧月光中,远处传来玉箫的声响。
注释:
- 楼雪:指楼上积雪。
- 丽谯:美丽的楼台。
- 单于:古代匈奴的称号,此处指傍晚的情景。
- 使君:指有身份的人,这里是主人的意思。
- 班春:春天的盛景。
- 蓬壶、阆苑:传说中的仙境。
- 鳌头:比喻高位或显赫的地位。
- 传柑宴:宴席上传递柑橘,象征美好的祝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亿,宋代诗人,才华横溢,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诗句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的夜晚,正值温暖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宴会的欢快气氛,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与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烛影摇红》以生动的春夜景象为背景,展现了宴会上的欢快气氛。诗人在开头描绘了楼宇上融雪的情景,暗示着春天的到来。接着,通过对“千炬”和“歌吹”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温暖而又轻松的氛围。接下来的“十里珠帘尽卷”,进一步渲染了场景的热闹与欢腾,仿佛把读者带入了那一片欢乐的海洋之中。
诗中“谁识鳌头”一句,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回忆起去年参与的宴会,心中不免生出些许感慨与惆怅。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短暂春宵的惜别,以及对欢愉时光的珍惜。整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情感真挚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楼雪初消:春天来临,冬雪消融,象征新生。
- 丽谯吹罢单于晚:描绘傍晚时分,音乐停止,渲染宁静。
- 歌吹香风暖:气氛温暖,享受春日的美好。
- 十里珠帘尽卷:场景热闹,欢乐的气氛弥漫。
- 正人在蓬壶阆苑:人们在仙境般的地方欢聚。
- 卖薪买酒,立马传觞:生活气息浓郁,欢庆的场面。
- 谁识鳌头:怀念过去,感叹时间流逝。
- 至今衣袖带天香:美好记忆萦绕心头。
- 已是春宵苦短:春夜短暂,珍惜眼前。
- 细听归路,璧月光中,玉箫声远:夜归路上的美好回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鳌头”象征地位。
- 拟人:将环境描绘得生动。
- 对仗:如“卖薪买酒,立马传觞”。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情感真挚,充满生活的气息。
意象分析:
- 雪:象征着冬去春来,新的开始。
- 灯火:代表热闹和温暖的氛围。
- 珠帘:象征着美好与欢聚。
- 玉箫声:代表着优雅与宁静的归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丽谯”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楼台
- B. 夜晚的星星
- C. 春天的花朵
- D. 快乐的音乐
-
“谁识鳌头”中“鳌头”指代什么?
- A. 高位
- B. 朋友
- C. 美食
- D. 风景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酒宴与孤独的主题。
- 杜甫《春望》:反映春天与人情变化。
诗词对比:
- 王维《鹿柴》与吴亿的《烛影摇红》,前者表现宁静的自然之美,后者则通过欢聚展现春天的热闹。两者在意境上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帮助读者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
- 《古诗词解析》:对古代诗词进行逐字逐句的解读,适合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