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嘉定壬申除夜)》

时间: 2025-01-27 03:25:05

一杯椒醑。

惜饮难成醉。

爆竹声中人未睡。

共道今宵守岁。

不如且就衾裯。

谁能细数更筹。

三百六旬过了,明朝却是年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嘉定壬申除夜) 王炎 〔宋代〕 一杯椒醑。惜饮难成醉。爆竹声中人未睡。共道今宵守岁。不如且就衾裯。谁能细数更筹。三百六旬过了,明朝却是年头。

白话文翻译:

喝下一杯椒酒和醑酒,虽然想借酒消愁,却难以醉倒。在爆竹声中,人们还未入睡,大家都在谈论今晚守岁的习俗。与其这样,不如就裹着被子睡觉。谁能仔细数着更漏的次数呢?三百六十天已经过去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

注释:

  • 椒醑:椒酒和醑酒,古代用以祭祀或庆祝的酒。
  • 守岁:中国传统习俗,指在除夕夜不睡觉,等待新年的到来。
  • 衾裯:被子和帐子,这里指睡觉。
  • 更筹:古代计时器具,用来计算夜晚的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炎,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清新自然为主。这首诗创作于嘉定壬申年(公元1212年)的除夕夜,反映了当时人们守岁的习俗和诗人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除夕夜创作的,诗人通过描述守岁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新一年的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除夕夜的守岁场景,通过“一杯椒醑”和“爆竹声中”等具体细节,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诗人的情感含蓄而深沉,通过“惜饮难成醉”和“不如且就衾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新年的淡淡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杯椒醑。”:诗人喝下一杯椒酒和醑酒,象征着节日的庆祝。
  • “惜饮难成醉。”:虽然想借酒消愁,却难以醉倒,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 “爆竹声中人未睡。”:在爆竹声中,人们还未入睡,描绘了守岁的热闹场景。
  • “共道今宵守岁。”:大家都在谈论今晚守岁的习俗,强调了节日的传统。
  • “不如且就衾裯。”:与其这样,不如就裹着被子睡觉,表达了诗人对守岁习俗的淡然态度。
  • “谁能细数更筹。”:谁能仔细数着更漏的次数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三百六旬过了,明朝却是年头。”:三百六十天已经过去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年,总结了全诗的主题。

修辞手法:

  • 比喻:“一杯椒醑”比喻节日的庆祝。
  • 拟人:“爆竹声中人未睡”拟人化地描述了人们守岁的场景。
  • 对仗:“三百六旬过了,明朝却是年头”对仗工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新年的到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淡淡期待。诗人通过守岁的场景和自己的感受,表达了对过去一年的回顾和对新一年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椒醑:象征节日的庆祝。
  • 爆竹声:象征节日的喜庆和热闹。
  • 衾裯:象征休息和放松。
  • 更筹:象征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椒醑”是指什么? A. 椒酒和醑酒 B. 椒盐和醑油 C. 椒粉和醑粉 答案:A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新年的热烈期待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C. 对守岁习俗的热爱 答案:B

  3. 诗中的“守岁”是指什么? A. 守卫岁月的安全 B. 在除夕夜不睡觉,等待新年的到来 C. 守护岁月的记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元日》:描述了新年的喜庆场景,与本诗的守岁主题相近。
  • 苏轼的《守岁》:同样描述了守岁的习俗,但情感更为热烈。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元日》与本诗对比,前者更注重新年的喜庆,后者更注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苏轼的《守岁》与本诗对比,前者情感更为热烈,后者情感更为含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炎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节日文化》:详细介绍了古代的节日习俗,有助于理解诗中的节日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