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吟》

时间: 2025-01-27 04:58:42

多惭到处有诗名,转觉吟诗僻性成。

度水却嫌船著岸,

过山翻恨马贪程。

如仇雪月年年景,似梦笙歌处处声。

未合白头今已白,自知非为别愁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多惭到处有诗名,转觉吟诗僻性成。
度水却嫌船著岸,过山翻恨马贪程。
如仇雪月年年景,似梦笙歌处处声。
未合白头今已白,自知非为别愁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名声的反思,以及对吟诗的特殊感受。他感到惭愧,因为自己到处都有诗名,却发现吟咏诗歌似乎成了自己的性格。渡水时却觉得船靠岸不够好,翻越山岭时又恨马儿贪图路途的遥远。就像仇恨雪月年年重复的景象,似乎梦中笙歌的声音处处环绕。虽然白头已经到来,却也明白并不是因为别人的愁苦而生出自己的忧伤。

注释:

  • :感到羞愧。
  • 吟诗:吟诵诗歌。
  • 度水:渡过水面。
  • 船著岸:船靠近岸边。
  • 贪程:贪恋旅途的路程。
  • 雪月:象征美好的景色。
  • 笙歌:古代乐器与歌唱的结合。
  • 白头:指年老,头发变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荀鹤(约845年-约900年),唐代诗人,生于长安,后迁居江南。以山水诗和咏史诗闻名,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借景抒情,表现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感慨。

创作背景:

《叙吟》是杜荀鹤在晚年时所作,反映了他对自己诗歌生涯的思考与感悟。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感受到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生活的反思,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执着。

诗歌鉴赏:

杜荀鹤的《叙吟》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诗歌创作与个人内心的关系。首先,诗人在开篇中流露出一种自我反思的态度,虽然拥有诗名,却感到内心的惭愧。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邃的思考。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渡水时对船靠岸的嫌弃,以及翻越山岭时对马贪程的恨意,都是对生命过程的不满与无奈的表现。

诗中的“如仇雪月年年景,似梦笙歌处处声”句,借用自然景象来表达对生活的感受,从而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的共鸣。最后一句“未合白头今已白,自知非为别愁生”,更是直白地表达了诗人对年华易逝的感伤,同时也指向了他内心的宁静。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深刻,在细腻中显现情感,展现了杜荀鹤对生活的独到理解与艺术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多惭到处有诗名:诗人感到惭愧,自己在外有名声。
  2. 转觉吟诗僻性成:反而感到吟咏诗歌成为了自己的性情。
  3. 度水却嫌船著岸:渡水时却觉得船靠岸太简单。
  4. 过山翻恨马贪程:翻越山时恨马儿贪恋路途的遥远。
  5. 如仇雪月年年景:像仇恨那年年重复的雪月景色。
  6. 似梦笙歌处处声:好似梦中笙歌声到处回响。
  7. 未合白头今已白:未曾想白头已然到来。
  8. 自知非为别愁生:自觉并非因他人忧愁而生出烦恼。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度水却嫌船著岸,过山翻恨马贪程”,两句之间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人生道路比作渡水与翻山,形象地表现出人生的艰难与无奈。
  • 排比:用“如仇”、“似梦”排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诗名与内心的矛盾为主线,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和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的哲理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人生的旅途,靠岸意味着安定。
  • :象征自由与奔放,也隐喻了对人生旅途的贪恋。
  • 雪月:象征美好的岁月与不尽的怀旧情感。
  • 笙歌:象征着生活的欢愉与梦境中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杜荀鹤的《叙吟》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对名声的追求
    B. 对生活的感慨
    C. 对友谊的思念
    D. 对自然的赞美

  2. “度水却嫌船著岸”中的“船”象征着什么? A. 安定的生活
    B. 人生的旅途
    C. 友谊的羁绊
    D. 诗歌的名声

  3. 诗中提到的“白头”指的是什么? A. 年轻
    B. 年老
    C. 思念
    D. 忧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登高》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强调豪放与饮酒作乐的精神。
  • 杜甫《登高》:在对时光的感叹中,更加突出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杜荀鹤诗集》
  3.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