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游览》
时间: 2025-01-11 11:07:4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游览
黄庭坚 〔宋代〕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
浩气展虹霓。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
长啸亦何为?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瑶草碧绿,春天来到了武陵溪。溪边的桃花盛开,枝头上还有黄鹂在歌唱。我想穿过花丛寻找小路,直入云深处,浩然正气如虹霓般舒展。只怕花丛深处,红色露水会弄湿我的衣服。我坐在玉石上,倚靠着玉枕,轻拂金色的徽章。谪仙在哪里呢?无人陪伴我举起白螺杯。我愿做灵芝仙草,不追求朱唇丹脸,长啸又为了什么?我醉舞下山而去,明月将我送回。
注释:
- 瑶草:美丽的草,常用来形容春天的草木。
- 武陵溪:地名,风景如画的地方。
- 黄鹂:一种鸟,常在春天出现,象征生机。
- 谪仙:指被贬谪的神仙,带有一种孤独感。
- 白螺杯:古人饮酒用具,象征清雅和高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以清新、俊逸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的游历中,描绘了他在春天游览武陵溪时的所见所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游览》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透过黄庭坚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丽。诗的开篇以“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引入,清新而生动,读来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的描写桃花和黄鹂,更是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活力与欢快。
诗中“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表达了诗人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强烈愿望,想要在花丛中寻找一条通往自由的道路。这种“浩气展虹霓”的宏大气魄,体现了诗人胸怀理想、追求自由的精神。接着“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则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细腻感受,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现实的无奈。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这几句,诗人描绘了一个恬静而高雅的场景,体现了他对清淡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则将孤独感与渴望交织,表达了他在寂寞中对志同道合友人的渴求。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瑶草一何碧:开篇描写春天的草木,生机盎然。
- 春入武陵溪:春天的到来,让溪水更显灵动。
- 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描绘桃花盛开,黄鹂唱歌的美好场景。
- 我欲穿花寻路:表达诗人想要在花丛中探寻的愿望。
- 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想象中畅游在云端,感受到壮阔的气势。
- 只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表露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担忧。
- 坐玉石,倚玉枕:描绘了诗人静谧的生活状态。
- 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将孤独感引入,渴望友情的陪伴。
- 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强调内心的追求与对世俗美的淡然。
- 长啸亦何为?:思考人生的意义。
- 醉舞下山去,明月逐人归:表达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我为灵芝仙草”,将自己比作仙草,体现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 拟人:如“明月逐人归”,赋予月亮以人的情感,增加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坐玉石,倚玉枕”,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孤独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由与高洁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草: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桃花:代表爱情与美好事物。
- 黄鹂:象征春天的活力与欢快。
- 白螺杯:象征高洁与雅致的生活方式。
- 灵芝仙草:代表长生不老的理想,追求内在的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瑶草一何碧”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秋天的枯草
B. 春天的绿草
C. 夏天的花朵 -
诗人为何问“谪仙何处”? A. 寻找朋友
B. 寻找理想
C. 寻找仙境 -
“我为灵芝仙草”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追求? A. 外貌
B. 内在的高洁
C. 财富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题临安邸》(林升): 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游览》 vs 《春江花月夜》: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但黄庭坚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追求,而张若虚则更侧重于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大量宋代诗人的作品及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提供对古典诗词的深入解析与解读。
- 《黄庭坚诗文集》:收录黄庭坚的诗作及生平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