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乡二首》

时间: 2025-01-24 19:58:31

忆昔东坡老,曾吟陌上花。

我今归故里,卉木正光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昔东坡老,曾吟陌上花。我今归故里,卉木正光华。

白话文翻译:

我回想起曾经的东坡老先生,他在田间小路上吟咏那些盛开的花朵。而如今我回到故乡,看到那里的草木正茂盛辉煌。

注释:

  • 东坡:指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古时常以“东坡”指代他。
  • 陌上花:指田间小路上的花,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机。
  • 卉木:指草木,泛指植物。
  • 光华:光彩和华丽,形容草木生长茂盛,充满生机。

典故解析:

本诗提到的“东坡”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苏轼不仅以其诗词闻名,还因其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热爱而受到后人敬仰。诗中通过回忆与苏轼的联系,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和自然之美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特立,生于宋代,作为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乡的思念。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归乡之际,表达了他对故乡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感慨,同时也借用苏轼的影响,展现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归乡二首》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的诗。诗人通过回忆苏轼在田间吟咏花卉的情景,拉近了与自然的距离,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故乡的美好。诗中不仅有对故乡自然景色的描绘,还有对过往时光的追忆,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更为深刻。

诗人以“忆昔”开头,表明了自己的怀念之情,接着通过“曾吟陌上花”让我们看到一个生动的画面,仿佛能听到苏轼的吟诵声。最后一句提到“卉木正光华”,描绘了故乡草木繁盛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希望。这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温暖的乡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昔东坡老:回忆过去的苏轼,他是一位智慧与才华并存的长者。
  • 曾吟陌上花:描述苏轼在田间路边吟咏花的情景,展现了他与自然的和谐。
  • 我今归故里:诗人回到故乡,表明归乡的主题。
  • 卉木正光华:草木生机盎然,象征故乡的美好与蓬勃生机。

修辞手法:

  • 对仗:使用对仗手法,如“忆昔”与“我今”,形成时间的对比。
  • 比喻:将草木的光华比作生命的美好,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怀念与归乡的情感,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眷恋,传达了一种宁静、和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坡:象征智慧、文化与自然和谐的结合。
  • :代表生命的美好与短暂,体现自然的魅力。
  • 卉木:象征着生长、繁荣与故乡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东坡”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白
    • B. 苏轼
    • C. 杜甫
  2. 诗人回忆的是什么场景?

    • A. 大海
    • B. 田间小路
    • C. 高山
  3. “卉木正光华”中的“光华”意思是什么?

    • A. 光明与华丽
    • B. 暗淡与平淡
    • C. 昏暗与不起眼

答案:

  1. B. 苏轼
  2. B. 田间小路
  3. A. 光明与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姜特立的《归乡二首》相比较,苏轼的《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更侧重于情感的渲染与哲理的思考,而姜特立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参考资料:

  • 《全宋诗》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苏轼研究》

以上内容涵盖了《归乡二首》的多个方面,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