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用张仲宗寄李伯纪丞相韵赋呈不匮,兼示大厂。更端以进,亦无聊之极思也》
时间: 2025-01-11 17:06:3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梦逐寒潮去。望中原重遮岭树,静临江渚。将帅何人思宗泽,岸上不闻呼渡。渐报得边烽几处。我欲为公罗豪俊,待他年好击平蕃鼓。要起趁,荒鸡舞。蓬莱此去无多路。试评量衣冠上国,肯为奴虏。似血红棉擎高干,斯意凭谁共语。细领略异方风土。白下敧眠时难更,问诗人果合南迁否。憎短翅,阻冲举。
白话文翻译
梦中我追随寒潮而去,远望中原重重遮挡的岭树,静静地伫立在江边。如今将帅中,谁会思念宗泽(宗泽是历史上著名的将领)呢?岸边听不到渡船的呼唤。渐渐地传来边疆烽火的消息。我想为您招募豪杰,等待来年能好好击鼓平叛。要趁此机会,荒鸡也在舞蹈。蓬莱仙境虽近,却无多路可行。试着评量一下朝廷的衣冠,是否愿意为奴隶而屈服。像那鲜红的棉花高高举起,这种心意又能与谁诉说?细细品味异乡的风土人情。在白下(白下是地名)难以再安眠,问问诗人是否真的适合南迁呢。憎恶那短翅的鸟,阻碍了冲天之举。
注释
- 寒潮:寒冷的潮流,象征着艰难与困境。
- 中原:指中国的中心地区,象征着权力与荣耀。
- 宗泽:历史人物,常被用作忠诚与勇敢的象征。
- 烽火:边疆战事的信号,象征着战争与动荡。
- 蓬莱: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理想与美好。
- 白下:指白下区,可能是诗人生活或活动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2年-1976年),近代著名诗人、翻译家及文学评论家,生于中国山西,后移居北京。他的诗作通常融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并展现出深厚的文学修养。
创作背景
《贺新郎》创作于动荡的时代,正值民国时期,国家面临外忧内患。诗人借用古典韵律,抒发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呈现出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前途的深思。开头的“梦逐寒潮去”便暗示了诗人的不安与迷茫,紧接着对中原的眺望,仿佛在寻找失去的光辉与希望。诗中提到的“将帅何人思宗泽”,体现了对历史英雄的缺憾与失落,表现出对当下将领缺乏责任感的失望。
“渐报得边烽几处”,则是对边疆战火的忧虑,显示出国家动荡的现实。而“我欲为公罗豪俊”则流露出诗人希望为国家招募人才的愿望,展现了其爱国情怀。诗的结尾部分又通过对南迁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诗中多种意象交织,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使整首诗充满了丰富的情感层次,既悲壮又充满思考,是对个人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探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梦逐寒潮去:梦境中追随寒冷潮流,象征着对困境的逃避。
- 望中原重遮岭树,静临江渚:远望中原的树木,暗示对昔日繁华的怀念。
- 将帅何人思宗泽:对英雄缺乏的感叹,表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 岸上不闻呼渡:现实的孤寂,暗示国家困境。
- 渐报得边烽几处:边疆战事频繁,突显国家的动荡。
- 我欲为公罗豪俊:渴望为国家找到杰出人才,表现出作者的责任感。
- 待他年好击平蕃鼓:期待未来的胜利,蕴含着希望与梦想。
- 要起趁,荒鸡舞:趁此机会,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与幽默。
- 蓬莱此去无多路: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表达出梦想的遥不可及。
- 试评量衣冠上国,肯为奴虏:对朝廷的反思,象征着对国家现状的不满。
- 似血红棉擎高干:用红棉象征,表达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 斯意凭谁共语:孤独的心声,渴望得到理解。
- 细领略异方风土:对他乡风土的探求,体现出对新事物的好奇。
- 白下敧眠时难更:夜不能寐,表现出内心的焦虑。
- 问诗人果合南迁否:对自身境遇的反思与迷茫。
- 憎短翅,阻冲举:对短小无力的事物的不满,象征着对理想追求的阻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寒潮”比喻困境。
- 对仗:如“衣冠”与“奴虏”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 排比:多次提到“我欲为公”、“待他年”等,增强情感的连贯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国家命运与个人理想的深刻思考,既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也展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未来的希望。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国家前途的关注,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潮:象征困境与艰难。
- 中原:象征权力与荣耀。
- 烽火:战争与动荡的象征。
- 蓬莱:理想与美好的象征。
- 衣冠:社会地位与身份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寒潮”象征什么? A. 理想 B. 困境 C. 荣耀
-
“将帅何人思宗泽”中的“宗泽”指的是? A. 一位历史将领 B. 一座山 C. 一种植物
-
诗人对南迁的态度是? A. 积极向往 B. 怀疑与迷茫 C. 完全否定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龙榆生的《贺新郎》更强调对国家命运的思考和个人理想的追求,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出对人生快意的豪情。两者在主题上有异同,但都体现了强烈的个体情感。
参考资料
- 龙榆生诗集
- 《中国现代诗歌史》
- 《近现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