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苏小小墓
唐代:张祜
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
脸浓花自发,眉恨柳长深。
夜月人何待,春风鸟为吟。
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
白话文翻译:
在这漫漫尘土的荒野上,古老的树林萧条而孤寂。
她的脸色如花般艳丽,眉目中透着对柳树的怨恨。
夜里明月照耀着,人在等待什么呢?春风中鸟儿在唱着歌。
不知道是谁与她同在这墓穴里,徒然希望能够心意相通。
注释:
- 漠漠:形容广阔而空旷的样子。
- 穷尘地:指尘土飞扬、荒凉的地方。
- 萧萧:形容风声、树声,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 浓花:指花色鲜艳,生动。
- 眉恨:眉目中流露出怨恨的情感。
- 夜月:夜晚的月亮,象征着孤独和思念。
- 共穴:同处一个墓穴,象征着生死相依的爱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是唐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公元8世纪,主要以写咏史、咏物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了纪念苏小小,传说中的美女,因其美貌与才情而被众人所倾慕。诗中表达了对她的怀念与惋惜,寄托了诗人对爱情与忠贞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题苏小小墓》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语调,描绘了苏小小的墓地景象及其所引发的情感。诗的开头“漠漠穷尘地,萧萧古树林”,营造出一种幽寂而荒凉的氛围,暗示着苏小小的孤独与被遗忘。接着,诗人通过“脸浓花自发,眉恨柳长深”展现了苏小小的美丽和内心的怨恨,似乎在诉说她对命运的不满与无奈。
“夜月人何待,春风鸟为吟”则引入了夜晚的静谧与春天的生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通过夜月的冷清和春风鸟鸣的活跃,反映了他对苏小小的思念与对爱情的渴望。最后一句“不知谁共穴,徒愿结同心”则表达了对真爱的向往,渴望能够与心爱的人共度生死,即便身处墓穴也愿意同心相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意象,深刻地体现了人们对爱情、生命与死亡的思考,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悼亡之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漠漠穷尘地:描绘出一片空旷、荒凉的景象,象征生者对死者的哀悼。
- 萧萧古树林:古老的树林增添了环境的凄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脸浓花自发:苏小小的美丽如花般绚烂,她的存在令人心动。
- 眉恨柳长深:深邃的眉目中带着对命运的怨恨。
- 夜月人何待:夜晚的月亮下,人在等待,象征孤独与思念。
- 春风鸟为吟:春风中鸟儿的歌唱,带来生的希望,但与墓地的哀痛形成对比。
- 不知谁共穴:对伴侣的思念,表达对生死相依的渴望。
- 徒愿结同心:希望能与爱人心意相通,即使在墓地也愿意相伴。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苏小小的美貌比作盛开的花,突显其绝艳。
- 拟人:夜月和春风被赋予了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苏小小的怀念、对爱情的渴望和对命运的不满,展现了诗人对真爱与忠诚的赞美。
意象分析:
- 尘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古树林:代表着历史的积淀与孤独的暗示。
- 花:象征着美丽与生命力。
- 柳:常被视为柔情的象征,同时也可以代表悲伤。
- 夜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春风与鸟:象征着生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祜
- C. 杜甫
-
“脸浓花自发”中的“花”指的是什么?
- A. 生命
- B. 美丽
- C. 自然
-
诗中提到“夜月人何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寂寞与思念
- B. 快乐与欢笑
- C. 怨恨与愤怒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头歌》 - 李白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曹雪芹
诗词对比:
- 《夜泊牛头歌》与《题苏小小墓》都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但《夜泊牛头歌》更侧重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而《题苏小小墓》则专注于对爱情与忠诚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