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香炉(一作裴次元诗)》
时间: 2025-01-10 23:21: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冕旒亲负扆,卉服尽朝天。
旸谷移初日,金炉出御烟。
芬馨流远近,散漫入貂蝉。
霜仗凝逾白,朱栏映转鲜。
如看浮阙在,稍觉逐风迁。
为沐皇家庆,来瞻羽卫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朝廷的盛大场景:
冕旒(皇帝的冠饰)亲自坐在宝座上,朝臣们身着华丽的服装都向天祈祷。初升的太阳照耀着旸谷,金色的香炉中冒出袅袅的烟雾。香气四散,飘散到远近,甚至飘入了貂蝉的耳边。霜白的仪仗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凝重,朱红的栏杆在阳光映照下愈加鲜艳。若隐若现的宫阙宛如浮在云端,稍微感受到风的轻拂。今天是皇家庆典,我特意前来瞻仰羽卫的威风。
注释
- 冕旒:古代皇帝的冠饰,象征权威。
- 卉服:华丽的服饰,指朝臣的装束。
- 旸谷:阳光照射下的山谷。
- 金炉:香炉,象征皇家仪式中的焚香。
- 芬馨:香气。
- 貂蝉:古代美人,代表美丽和雅致。
- 霜仗:装饰华丽的仪仗队。
- 朱栏:红色的栏杆,衬托出华丽的环境。
- 浮阙:浮在空中的宫殿,象征着神圣和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郭遵,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描写宫廷和节日活动为主,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盛唐时期,反映了皇家庆典的盛大场面。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为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华丽的场景,表达对王朝的敬仰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盛大朝会的气氛。开头两句“冕旒亲负扆,卉服尽朝天”,直接点明了场景的中心,皇帝庄严地坐在宝座上,各路朝臣则身着华服,向天祈祷,营造出一种庄重的氛围。接下来的“旸谷移初日,金炉出御烟”,则通过自然景象与皇家仪式的结合,表现出一种和谐的美感。
随着香气的四散,诗人巧妙地运用“芬馨流远近,散漫入貂蝉”这一句,进一步升华了诗的意境,似乎暗示着朝廷的繁华与美丽不仅限于眼前,更是延展到更远的地方。随后“霜仗凝逾白,朱栏映转鲜”生动地描绘了仪仗队的威严与华丽,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
最后两句“如看浮阙在,稍觉逐风迁”与“为沐皇家庆,来瞻羽卫前”,则把个人的感受与宏大的场景结合起来,透过浮阙的意象,暗示着对权力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既有对朝廷的赞美,也流露出诗人对国家繁荣的自豪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冕旒亲负扆:描述皇帝坐在宝座上,权威的象征。
- 卉服尽朝天:朝臣们穿着华丽的服装,向天祈祷,表示对天地的敬畏。
- 旸谷移初日:初升的太阳洒下光辉,给予清晨新的生机。
- 金炉出御烟:香炉中燃烧的香烟,象征着祭天的庄重。
- 芬馨流远近:香气弥漫,传达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
- 散漫入貂蝉:暗示着美丽与优雅,甚至影响到古代美人。
- 霜仗凝逾白:仪仗队的白色霜装,显得格外庄重。
- 朱栏映转鲜:红色栏杆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增强了华丽感。
- 如看浮阙在:宫殿宛若浮在云端,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
- 稍觉逐风迁:轻风拂过,似乎在暗示时间的流逝。
- 为沐皇家庆:表达作者因皇家庆典而喜悦的心情。
- 来瞻羽卫前:前来观看仪仗队,表现出对皇权的尊重与向往。
修辞手法:
整首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如“冕旒亲负扆”与“卉服尽朝天”的对仗,展现了诗人对称美的追求;“如看浮阙在”运用了比喻,将宫殿形象化,使其更具诗意。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朝廷盛典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繁荣和稳定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冕旒:象征权力与尊严。
- 卉服:代表华丽与荣耀。
- 香炉:象征着神圣的仪式。
- 浮阙:代表着理想中的美好生活与权力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冕旒指的是: A. 皇帝的冠饰
B. 朝臣的服装
C. 香炉
D. 宫殿 -
“朱栏映转鲜”中的“朱栏”代表什么?
A. 香炉
B. 观众
C. 红色栏杆
D. 仪仗队
答案:
- A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 比较郭遵与王之涣的作品,郭遵更侧重于描绘盛大场面与皇权的威严,而王之涣则关注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