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六咏其三{柳絮}》

时间: 2025-04-27 06:04:47

零乱委空风,悠扬点芳草。

却为身最轻,华堂等闲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暇日六咏其三{柳絮} 零乱委空风,悠扬点芳草。 却为身最轻,华堂等闲到。

白话文翻译:

柳絮在空中随风飘散,轻盈地落在芳草上。 正因为它们身轻如羽,所以能轻易飘进华丽的厅堂。

注释:

  • 零乱:形容柳絮随风飘散的样子。
  • 委:落。
  • 悠扬:形容柳絮轻盈飘动的样子。
  • 点:触碰,这里指落在。
  • 华堂:华丽的厅堂,比喻高贵或繁华的场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景抒情,此诗为其闲暇时所作,通过柳絮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由轻盈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张耒闲暇之时,通过对柳絮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无拘束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漠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柳絮的描绘,展现了其轻盈飘逸的特性。首句“零乱委空风”描绘了柳絮随风飘散的景象,给人以自由无拘的感觉。次句“悠扬点芳草”则进一步以柳絮轻盈落在芳草上的形象,增添了诗意的柔美。后两句“却为身最轻,华堂等闲到”则通过对比,表达了柳絮虽轻,却能轻易进入华丽的厅堂,暗含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柳絮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超越。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零乱委空风”:描绘柳絮随风飘散的景象,零乱形容其无序,委表示落下,空风则指风的无形。
  • “悠扬点芳草”:悠扬形容柳絮轻盈飘动的样子,点表示触碰,芳草增添了诗意的柔美。
  • “却为身最轻,华堂等闲到”:通过对比,表达了柳絮虽轻,却能轻易进入华丽的厅堂,暗含了对世俗繁华的淡漠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将柳絮比作轻盈的物体,形象地表达了其特性。
  • 对比:通过柳絮的轻盈与华堂的繁华对比,突出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柳絮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的超越,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和高洁情操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柳絮:象征着轻盈、自由和无拘无束。
  • 空风:象征着无形和自由。
  • 芳草:象征着自然和美好。
  • 华堂:象征着世俗的繁华和高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零乱委空风”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柳絮随风飘散 B. 柳絮落在芳草上 C. 柳絮进入华堂 D. 柳絮在空中静止

  2. 诗中“悠扬点芳草”中的“点”是什么意思? A. 触碰 B. 点缀 C. 点燃 D. 点数

  3. 诗中“华堂等闲到”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柳絮轻易进入华丽的厅堂 B. 华堂难以进入 C. 柳絮难以进入华堂 D. 华堂容易进入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比柳絮的轻盈与人生的沉重,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耒《暇日六咏其三{柳絮}》与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通过柳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注重对柳絮轻盈特性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多地融入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苏轼诗集》:收录了苏轼的多首诗作,有助于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