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二十首》

时间: 2025-01-26 07:01:47

东篱九日富黄花,节物惊心祗自嗟。

尽日馨香留我醉,银瓶索酒不须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篱九日富黄花,
节物惊心祗自嗟。
尽日馨香留我醉,
银瓶索酒不须赊。

白话文翻译:

在重阳节的日子里,东篱边的黄菊花开得正盛,让人感到时光流逝的惆怅。整天的芬芳让我陶醉,拿着银瓶索要美酒,根本不需要赊账。

注释:

  • 东篱:指的是东边的篱笆,作者可能是在自家的园子里。
  • 九日:指的是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是传统的登高、赏菊的节日。
  • 富黄花:盛开的黄菊花,象征着秋天的丰收和美好。
  • 节物:指节令与物候,感叹时光变迁。
  • 馨香:芬芳的香气。
  • 银瓶:装酒的瓶子,象征着美酒的珍贵。
  • 索酒不须赊:索要美酒,不需要赊账,表达了当下的洒脱与享乐。

典故解析:

“重阳”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有登高、赏菊的习俗。菊花在古代被视为高洁的象征,常与长寿、隐逸相联系。诗中提到的黄菊,不仅是节日的象征,也反映了诗人面对秋天的感伤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铸,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流露出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重阳节,正值秋天,菊花盛开,诗人以此为题材,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美酒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刻感受与独特情怀。开头两句以“东篱九日富黄花”引入,既表明了时节,也描绘了菊花的美丽,给人一种清新、明朗的感觉。接着“节物惊心祗自嗟”则转为感慨,表明诗人在美景中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最后两句“尽日馨香留我醉,银瓶索酒不须赊”则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乐观而洒脱。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篱九日富黄花:描写了东篱边盛开的黄菊,时间是重阳节,鲜明地呈现出秋天的景象。
  2. 节物惊心祗自嗟:面对美丽的节物,诗人不禁感叹,表达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慨。
  3. 尽日馨香留我醉:整天的菊花香气令人陶醉,展现了诗人的沉醉与享受。
  4. 银瓶索酒不须赊:表达了对美酒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洒脱、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黄花”与“馨香”,形成优美的音律。
  • 比喻:菊花象征着高洁与长寿,隐喻对人生的思考。
  • 排比:通过“尽日”和“不须赊”的对比,强调生活的洒脱与享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通过描绘黄菊的美丽与香气,诗人传达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菊:象征着秋天的美丽与丰收,同时也有高洁的含义。
  • 银瓶:象征着美酒,代表着生活的享受与洒脱。
  • 馨香:芬芳的气味,象征着美好生活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阳节的别称是什么? a) 中秋节
    b) 九九重阳
    c) 春节
    答案:b) 九九重阳

  2. 诗中提到的“银瓶”象征什么? a) 生命
    b) 美酒
    c) 财富
    答案:b) 美酒

  3. 诗中“节物惊心”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惆怅
    答案:c) 惆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菊花》 by 杜甫
  • 《秋夕》 by 白居易

诗词对比:

对比史铸的《黄菊二十首》与杜甫的《菊花》,两者都表现了对菊花的赞美,但杜甫更强调了菊花在逆境中的坚韧与高洁,而史铸则侧重于秋天的美丽与生活的享受。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化与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