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捣练子 新燕
作者: 林修竹 〔当代〕
闺阁静,小园空。
杨柳楼台杨柳风。
檐外飞来双燕子,
如梭似剪任西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小院子,院子里没有人,四周静悄悄的。杨柳轻轻摇曳,楼台在微风中显得格外悠然。檐外飞来一对燕子,像梭子和剪刀一样迅速灵活,任凭它们往东飞去或往西飞来。
注释
- 闺阁: 指女子的居所,通常是指闺房。
- 小园: 小型的花园,表示诗人所处的环境。
- 杨柳: 指杨树和柳树,常用来象征春天和温柔的风。
- 楼台: 指高楼或平台,多与风景相关。
- 燕子: 刺翅燕科的小鸟,常常象征春天和温暖的气候。
- 如梭似剪: 比喻燕子飞行的迅速和灵活。
典故解析
该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古代典故,但“燕子”在古诗中常被视为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修竹,现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而闻名,常关注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展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现代,反映了都市生活的喧嚣与自然环境的宁静对比。诗人通过小园中静谧的场景,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捣练子 新燕》以简练的语言和清新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宁静的生活场景。诗中的小园和闺阁象征着一个隐秘而温柔的空间,给人以安全感和宁静感。杨柳在微风中轻摆,生动地呈现出春天的气息,营造出一种舒适、闲适的氛围。
而飞来的双燕则是整首诗的灵动之处,它们“如梭似剪”的形象,传达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打破了小园的宁静,增添了动态的美感。燕子象征着希望和新生,诗人通过描写这一情景,表达了对生命美好瞬间的珍惜和对春天的热爱。
整首诗虽短,却涵盖了丰富的情感与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悟。它不仅仅是对一幅春天画面的描绘,更是对生活中琐碎而美好瞬间的赞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闺阁静,小园空: 诗的开头描绘了一个安静的闺房和空荡的小园,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宁静的氛围。
- 杨柳楼台杨柳风: 这里的“杨柳”指代柔和的春风,楼台与杨柳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体现了春天的温柔。
- 檐外飞来双燕子: 突然出现的燕子打破了之前的宁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活力。
- 如梭似剪任西东: 燕子飞行的灵动形象,表现了自由和无拘束的精神。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梭似剪”),通过对燕子飞行方式的形象化描绘,增强了诗的生动性。同时,通过对比(静与动,空与飞)增强了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生命的热爱,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细腻的观察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闺阁: 代表女性的私密空间,象征内心的宁静。
- 小园: 象征自然和生活的美好,暗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 杨柳: 表达春天的生命力和轻柔的气息。
- 燕子: 象征着希望、自由和春天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杨柳”象征什么? a) 秋天
b) 春天
c) 冬天 -
诗的氛围是怎样的? a) 喧闹
b) 宁静
c) 忧伤 -
诗中描述燕子飞行的比喻是什么? a) 如云似雾
b) 如梭似剪
c) 如风似雨
答案:
- b) 春天
- b) 宁静
- b) 如梭似剪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晓》: 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与《捣练子 新燕》都有春天的主题,但《春晓》更侧重于自然的醒来。
- 《赋得古原草送别》: 同样表现对生命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林修竹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现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