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陪史郎中宴杜郎中果园》

时间: 2025-01-11 19:47:22

何事重逢迎,春醪晚更清。

林端花自老,池上月初明。

路入仙郎次,乌连柱史名。

竹阴疏柰院,山翠傍芜城。

引满不辞醉,风来待曙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事重逢迎,春醪晚更清。
林端花自老,池上月初明。
路入仙郎次,乌连柱史名。
竹阴疏柰院,山翠傍芜城。
引满不辞醉,风来待曙更。

白话文翻译:

为何在这个夏日盛会中重逢呢?
春天酿的美酒在晚间更加醇美。
树林边的花已经开始凋谢,
池塘上的月光也渐渐明亮起来。
小路通向仙郎的住所,
乌鸦栖息的地方,柱子上刻着史的名字。
竹影斜照在稀疏的柰树院子里,
山的翠绿环绕着荒芜的城池。
我引满酒杯不辞醉,
微风吹来,正待黎明的到来。

注释:

  • 重逢:再次相聚,指作者与史郎中的重聚。
  • 春醪:春天酿造的美酒,醪即酒。
  • 花自老:形容花在夏季逐渐凋谢,暗示时光流逝。
  • 乌连柱:可能指乌鸦栖息的地方,柱子上刻着名字。
  • 疏柰院:稀疏的柰树院子。
  • 待曙更:等待黎明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起(约 730—约 799),唐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于世。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田园生活,善于捕捉瞬息万变的自然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夏日宴请友人之际,作者与史郎中在果园中相聚,借酒抒怀,表达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夏日的美丽景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开头的“何事重逢迎”引出重聚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欢迎与珍视。接下来的“春醪晚更清”则通过酒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诗中“林端花自老,池上月初明”展现了夏季的夜晚,渗透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暗示生命的无常与美好的转瞬即逝。后半部分描写环境,描绘了竹阴、山翠等自然景物,展现出宁静的田园风光。结尾“引满不辞醉,风来待曙更”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饮酒畅谈的热情和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雅致与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事重逢迎:感慨重聚的缘由。
  2. 春醪晚更清:春天的酒在晚上更加醇厚清香。
  3. 林端花自老:树林边的花朵已开始凋谢,象征时光流逝。
  4. 池上月初明:池塘上的月光渐亮,增添了夜的美感。
  5. 路入仙郎次:小路通向仙郎中,展现亲密的关系。
  6. 乌连柱史名:柱子上的名字,暗示历史的厚重。
  7. 竹阴疏柰院:竹影映照在疏落的柰树院子里,宁静而雅致。
  8. 山翠傍芜城:青山环绕着荒芜的城池,描绘出自然的美丽。
  9. 引满不辞醉:不怕醉酒,尽情享受。
  10. 风来待曙更:微风轻拂,等待黎明的来临。

修辞手法:

  • 比喻:春醪比作美酒,暗示生活的美好。
  • 对仗:如“林端花自老,池上月初明”,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花与月赋予情感,使自然景物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夏日的宴会,传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醪:象征美好的时光与友谊。
  • :代表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象征宁静与思考。
  • 竹阴:体现出自然的雅致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该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钱起
    D. 王维

  2. “春醪晚更清”中的“醪”指的是什么?
    A. 酒
    B. 水
    C. 花
    D. 月

  3. 诗中描写的“竹阴疏柰院”表现了什么意境?
    A. 热闹非凡
    B. 宁静雅致
    C. 生命的短暂
    D. 友谊的珍贵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钱起与杜甫:两者都描写自然与友情,但风格上,钱起更倾向于清新自然,杜甫则更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