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舞》

时间: 2025-01-27 04:52:39

渭城朝雨不须歌,烂醉江头舞短蓑。

自是先生眼根钝,夭狐伎俩本无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渭城朝雨不须歌,
烂醉江头舞短蓑。
自是先生眼根钝,
夭狐伎俩本无多。

白话文翻译

在渭城的早晨,细雨绵绵,不必再歌唱;
我在江边醉得烂醉,穿着短蓑衣翩翩起舞。
本是您眼光迟钝,
那些妖狐的伎俩本就不多。

注释

字词注释

  • 渭城:指位于陕西的渭城,是古代的一个重要城市。
  • 朝雨:早晨的细雨,带有清新的气息。
  • 烂醉:指醉得很厉害,形容酒量大。
  • 短蓑:短的蓑衣,通常用来遮雨。
  • 先生:在这里指对方,可能是指某位朋友或文人。
  • 眼根钝:形容观察力差,反应迟钝。
  • 夭狐:指狐狸,常用于形容狡猾或迷惑人的角色。
  • 伎俩:指技艺或手法。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夭狐”可以指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狐狸形象,狐狸常常被视为狡猾、诡诈的象征。同时,诗中提到的“舞短蓑”也可以看作是对自然与人情的融和,展现了作者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情感真挚著称,作品多反映个人遭遇、国事民生及理想追求。

创作背景

《醉舞》创作于南宋时期,陆游的晚年生活充满了对国家和个人理想的失落感。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醉酒后的舞蹈,表现出一种旷达和对现实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醉舞》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洒脱态度和对世事的无奈。他以“渭城朝雨”开篇,描绘出一个清晨细雨的宁静场景,仿佛一切都不需要多余的歌唱来渲染。在诗的第二句中,作者描绘自己在江边醉酒后舞蹈的情景,短蓑衣的形象不仅象征着他对自然的亲近,也表明了他对生活的放纵与热爱。

接下来的两句则转向对他人的评价,这里的“先生”可能是对某位朋友的调侃,暗示对方的眼光和理解能力不足。通过“夭狐伎俩本无多”的说法,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世俗的无奈和对人情世故的看淡。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超然与失落的复杂心理,既有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不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渭城朝雨不须歌:渭城的早晨细雨纷纷,天气清新,不必再用歌声来渲染这种氛围。
  2. 烂醉江头舞短蓑:我在江边醉得烂醉,穿着短蓑衣,尽情舞蹈,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3. 自是先生眼根钝:这句转向对他人的评价,指责对方观察力差,未能理解真正的快乐。
  4. 夭狐伎俩本无多:暗示那些世俗的伎俩和诡计其实并不多,表达了对人情世故的淡漠。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通过“短蓑”比喻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洒脱。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夸张:用“烂醉”形容自己的状态,突出情感的激烈。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醉酒后的自在舞蹈,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无奈,反映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作者对个人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渭城:象征着家乡和怀旧情感。
  • 朝雨:代表清新和宁静的自然状态。
  • 短蓑:象征着随性与自由。
  • 夭狐:象征狡猾和世俗的虚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渭城”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陕西
    B. 四川
    C. 云南
    D. 山东

  2. “烂醉”在诗中是指什么状态? A. 高兴
    B. 醉得厉害
    C. 疲惫
    D. 清醒

  3. “夭狐伎俩本无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世俗的热爱
    B. 对人情世故的无奈
    C. 对生活的赞美
    D. 对传统的尊重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陆游《醉舞》与李白的《将进酒》
    • 两首诗都展现了对酒的热爱和借酒抒怀的情感,但陆游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洒脱态度,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和拼搏精神。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陆游作品集》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