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斜倚栏干背鹦鹉,思量何事不回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的是春天的景象。低垂的花树映衬着小妆楼,春天的气息让人眉头微皱,心中不免生出几分愁绪。诗人斜倚在栏杆上,背后是一只鹦鹉,思绪纷飞,却不知自己在思念什么,无法回头去看。
注释:
字词注释:
- 低花树:指花枝低垂的树木,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天的生机。
- 小妆楼:小巧的楼阁,通常用于女子梳妆打扮的地方。
- 眉心:眉头,诗中暗指心中愁苦的情绪。
- 鹦鹉:一种鸟,常作为宠物,象征着闲适的生活。
- 回头:指回忆或追溯过去。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春入眉心”可视为对古典诗词中“春愁”主题的延续,表现出春天带来的既是生机也是伤感的复杂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而受到广泛欢迎。其诗歌题材广泛,既有咏物抒情,也有政治讽刺,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对于诗人来说,春天的美好往往伴随着忧愁,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与内心的惆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情感的困惑。
诗歌鉴赏:
白居易的《春词》通过简单而细腻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与人心的愁绪。开头两句“低花树映小妆楼”,描绘出了一幅静谧的春日景象,低垂的花树仿佛为小楼化妆,既传达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生活的细腻与柔美。而“春入眉心两点愁”则将春天的美好与愁苦的情绪结合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的“斜倚栏干背鹦鹉”,描绘了诗人悠闲却又孤独的状态,鹦鹉作为宠物的存在,似乎在提醒他生活的乐趣,但心中的思绪仍然让他无法释怀。最后一句“思量何事不回头”,更是将内心的迷茫与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诗人在思索着什么,却又无法追溯过去的美好,留给读者一种淡淡的惆怅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低花树映小妆楼:描绘春天的景色,花树的低垂映照着小楼,意象美丽,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
- 春入眉心两点愁:春天的到来却让人眉头微皱,暗示心中有愁绪。
- 斜倚栏干背鹦鹉:表现诗人悠闲的姿态,但背后却是孤单的鹦鹉,象征着他内心的孤独。
- 思量何事不回头:诗人在思考,却又无法回想起让他愁苦的事情,揭示了内心的迷茫。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低花树”比喻春天的温柔和细腻。
- 拟人:将春天人格化,引入情感色彩。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和内心的惆怅,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紧密联系,展现了春天带来的既是生机也是愁苦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树: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妆楼:代表了生活的细腻与温柔。
- 眉心愁:表现了内心的忧虑和感伤。
- 鹦鹉:象征着闲适的生活,但也暗示着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低花树映小妆楼”的意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春天的生机
- B. 生活的烦恼
- C. 诗人的孤独
- D. 社会的动荡
-
在“春入眉心两点愁”中,“愁”字主要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忧伤
- C. 愤怒
- D. 安慰
-
诗人斜倚栏干背后的鹦鹉象征着什么?
- A. 生活的乐趣
- B. 诗人的朋友
- C. 内心的孤独
- D. 春天的生机
答案:
- A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 开篇描绘了战乱中的春景,感慨“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反映了春天的生机与战争带来的悲凉,情感基调与白居易的《春词》形成鲜明对比。
孟浩然《春晓》: 描绘了春天早晨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缺乏白居易诗中的愁苦情感,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文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