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丹阳後寄徐元舆》

时间: 2025-01-25 00:51:45

别君忽五年,相望非一日。

会合如梦寐,欣喜对形质。

是时春已仲,临水柳未密。

载酒相与游,轻舠劣容膝。

禅扃竹下过,乳井松间出。

烹茶觉暂醒,岸帻情弥逸。

兴阑乘月归,及旦解行繂。

离怀更宿酲,远想都如失。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发丹阳後寄徐元舆
作者:梅尧臣

别君忽五年,相望非一日。
会合如梦寐,欣喜对形质。
是时春已仲,临水柳未密。
载酒相与游,轻舠劣容膝。
禅扃竹下过,乳井松间出。
烹茶觉暂醒,岸帻情弥逸。
兴阑乘月归,及旦解行繂。
离怀更宿酲,远想都如失。

白话文翻译

与君别后已经五年,互相望着的日子并不是一朝一夕。
重逢就像梦中一样,欣喜地看到你的身影。
那时春已过半,临水的柳树还未茂密。
我们载酒而游,轻轻划着小船,彼此坐在膝上。
在竹下的禅房中经过,松间的井水流出。
煮茶时才觉得稍稍清醒,岸边的帽子显得格外轻松。
兴致渐消,乘着月光归去,直到天亮才解开行裳。
离愁愈发加重,远远的思念如同失去一般。

注释

  • 别君:与朋友分别。
  • 相望非一日:互相想念的日子不是一两天。
  • 形质:指人的外形和神态。
  • 春已仲:春天已到中旬。
  • 载酒相与游:带着酒一起游玩。
  • 轻舠劣容膝:轻轻地划船,坐着的姿态显得简陋。
  • 禅扃:指禅房的门。
  • 乳井:指泉水,流出乳白色的井水。
  • 兴阑:兴致消减。
  • 行繂:行走时的衣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秉志,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与友人徐元舆重逢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久别重逢的欢喜与离愁,反映了当时社会人际关系的温暖与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淡淡的笔调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五年未见后的重逢,充满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诗的开头便以“别君忽五年”引入,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展现出时间的流逝和对相聚的渴望。接着用“会合如梦寐”来形容重聚的惊喜,恰如梦中相会,显示出对久别重逢的珍惜。接下来的描写,春天的气息、柳树的生长,都渗透出自然的气息,和轻松愉快的游玩场景,体现了诗人的悠然自得和对生活的热爱。

然而,随着诗的深入,兴致的消退和离愁的加重逐渐显现,结尾的“离怀更宿酲,远想都如失”更是将思念的情感推向高潮,突显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深邃而复杂。整首诗在欢快的表象下,藏着淡淡的忧伤,正是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别君忽五年:表达了与友人分别已有五年,时光的流逝。
  2. 相望非一日:长久的思念不是短暂的一天。
  3. 会合如梦寐:重逢时的欣喜如同梦中相会。
  4. 欣喜对形质:见到朋友的形态,内心非常高兴。
  5. 是时春已仲:时节已是春天的中旬。
  6. 临水柳未密:柳树尚未茂盛,暗示温暖的春光。
  7. 载酒相与游:带着酒一起游玩,增添欢愉。
  8. 轻舠劣容膝:划船的姿势轻松自然。
  9. 禅扃竹下过:在竹下走过,意境悠远。
  10. 乳井松间出:松树间流出的清泉,表现自然之美。
  11. 烹茶觉暂醒:煮茶时稍微清醒,意在享受过程。
  12. 岸帻情弥逸:岸边的帽子轻松自在,心情愉悦。
  13. 兴阑乘月归:兴致渐消,乘着月光返回。
  14. 及旦解行繂:黎明时解开衣裳,象征归家。
  15. 离怀更宿酲:离愁更加沉重,暗示对友人的思念。
  16. 远想都如失:远方的思念如同失去,感情深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会合如梦寐”,形象生动。
  • 对仗:如“载酒相与游,轻舠劣容膝”,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重逢的欢愉与分别的离愁,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思念,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深情厚谊。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的象征,代表生机和希望。
  • :象征欢聚和友谊。
  • :象征思念与孤独。
  • :清醒与宁静的象征。
  • :象征清雅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时间单位是什么? A. 一年
    B. 五年
    C. 十年
    答案:B

  2. 作者在诗中用什么方式表达对重逢的欣喜? A. 通过自然景物
    B. 通过饮酒
    C. 通过梦境
    答案:C

  3. “离怀更宿酲”中的“酲”字意思是什么? A. 清醒
    B. 酒醉
    C. 忧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梅尧臣的《发丹阳後寄徐元舆》与李白的《月夜忆舍弟》均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梅尧臣更侧重于重逢的欢愉与离愁,李白则在离别中感受到更深的孤独和人生的无常。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诗集》
  • 相关学术文章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