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时间: 2025-01-11 23:51:45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春潮雨霁轻尘歇。

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寒草烟光阔
作者:寇准 〔宋代〕

寒草烟光阔,渭水波声咽。
春潮雨霁轻尘歇。征鞍发。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

白话文翻译

寒草的烟雾渺茫而广阔,渭水的波声低沉凄凉。
春潮过后,雨停了,轻尘散去,马鞍已经准备好。
指着那青青的杨柳,想起曾经轻轻攀折的情景。
心中黯然神伤,不知道何时才能再相聚?
再喝一杯酒,唱一阕歌。
叹息人生,最难的就是欢聚,而离别却是如此容易。
且不要推辞沉醉,听听那阳关三叠的曲子。
思念故人,千里之外共此明月。

注释

字词注释

  • 寒草:指寒冷的草,象征凋零与孤寂。
  • 烟光阔:形容烟雾弥漫,景色开阔。
  • 渭水:渭河,位于陕西,流经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
  • 春潮:春天的潮水,象征着生命的复苏。
  • 征鞍:指骑马的鞍子,象征出行与征途。
  • 轻攀折:轻轻地去折柳,象征对往事的怀念。
  • 阳关:古代的一条著名的道路,同时也是一首流行的送别曲。

典故解析
“阳关”典故源自《阳关三叠》,古人送别时常吟唱,表达对离别的哀伤与不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年-1023年),字希文,号惭愧,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任职期间致力于治国理政。他的诗词风格清新流畅,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寇准任职期间,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他在政治生涯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寒草烟光阔》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表现了离别的惆怅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寒草烟光阔”,以“寒草”开篇,营造出一种凄冷的氛围,映衬出后面的情感基调。接着“渭水波声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春潮和雨霁的描写暗示了生命的变化和无常,让人感受到时光流逝的无奈。

词中“更进一杯酒,歌一阕”体现了作者在面对离别时选择洒脱与欢聚的态度,虽知人生聚散无常,但仍不忘珍惜当下的欢聚时光。最后的“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则是对故人的追忆与期盼,展现了浓厚的友情与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寒草烟光阔:寒冷的草地上升起的烟雾,景色开阔,预示孤寂。
  2. 渭水波声咽:渭水的波声低沉,表现内心的哀伤。
  3. 春潮雨霁轻尘歇:春天的潮水和雨后轻尘的消散,象征新生与希望。
  4. 征鞍发:出发前的马鞍准备好,暗示即将开始的旅程。
  5. 指青青杨柳,又是轻攀折:指向杨柳,回忆起轻轻折柳的情景,勾起思念。
  6. 动黯然,知有后会甚时节?:心中黯然神伤,不知何时再相见。
  7. 更进一杯酒,歌一阕:再喝一杯酒,唱一曲,展现对欢聚的珍惜。
  8. 叹人生,最难欢聚易离别:感叹人生,聚会难得,离别却容易。
  9. 且莫辞沉醉,听取阳关彻:不要拒绝沉醉,听那阳关曲。
  10. 念故人,千里至此共明月:远方的故人,今夜同共明月,表达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寒草”、“杨柳”等自然意象比喻情感的移转与人事的无常。
  • 对仗:如“欢聚易离别”,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情感的冲击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词围绕着友情和离别展开,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友人深沉的思念,倡导在离别时珍惜眼前的欢聚时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草:象征孤寂,生命的凋零。
  • 渭水:历史的象征,寓意人生的波折与流逝。
  • 杨柳:柔情与怀旧,代表着对过去的追忆。
  • 明月:象征团圆与思念,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寒草”主要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寂
    C. 繁荣
    D. 快乐

  2. “阳关”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饮品
    C. 一条古道与送别曲
    D. 一种花卉

  3. 诗中提到的“征鞍发”意指什么?
    A. 离别的准备
    B. 旅行的开始
    C. 情感的流逝
    D. 友情的结束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送杜少府之任蜀》王勃

诗词对比
对比寇准的《踏莎行》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两者都涉及离别和思念的主题,但寇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勃则结合了人生理想与壮志,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