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酬李光化叙怀》

时间: 2025-01-10 23:11:06

列宿专城且自娱,清名善最即前涂。

江山乐国诚难会,风月诗家的不辜。

未必晚成轮早达,好将高笑代长吁。

公馀更励经邦业,思为清朝赞禹谟。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依韵酬李光化叙怀

作者: 范仲淹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列宿专城且自娱,清名善最即前涂。
江山乐国诚难会,风月诗家的不辜。
未必晚成轮早达,好将高笑代长吁。
公馀更励经邦业,思为清朝赞禹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享受人生的同时,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与关怀。
在城中安闲自乐,清白的名声是我所追求的。
治理国家的乐趣与安定的江山实在难以相逢,风月诗人的情怀也不应被辜负。
不必在乎晚成与早达,更要以高笑来替代长叹。
在闲暇之余,我更要努力学习治理国家的知识,期望能为清朝的治国理政贡献一份力量。

注释

字词注释

  • 列宿:指星宿,也可以理解为在星空下。
  • 专城:指专心于自己的城池或内心的世界。
  • 清名:指清白的名声。
  • 乐国:治理国家的乐趣。
  • 不辜:不辜负,珍惜。
  • 公馀:指闲暇时间。
  • 经邦业:治理国家的学问和事业。
  • 禹谟:指大禹治水的道理和智慧。

典故解析

  • 禹谟:源于《尚书·禹贡》,大禹是古代治水的英雄,其治理水患的智慧成为后世治国理政的典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因其卓越的治国理念和文学成就被后人称道。他在政治上积极倡导变法,提倡以德治国,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范仲淹与李光化的唱和中写成,表明了他对个人追求与国家未来的思考。诗中反映了他对自身清白名声的重视,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关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范仲淹的豪情与理想,表达了他对个人成就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列宿专城且自娱”点出诗人对个人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他在繁忙的政治生涯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得。接着,诗人将个人的清白名声与国家的治理相连接,强调了清名的重要性。在“江山乐国诚难会”中,诗人意识到治理国家的乐趣与安定的江山并不容易实现,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后半部分则通过“未必晚成轮早达”来鼓励自己,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强调即使成就晚,也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最后,诗人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表现出他愿意为国家献身的决心,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列宿专城且自娱:诗人安于自己的内心世界,享受个人的生活。
  • 清名善最即前涂:清白的名声是最重要的追求。
  • 江山乐国诚难会:治理国家的乐趣难以与安定的江山相遇。
  • 风月诗家的不辜:风月诗人应珍惜情怀。
  • 未必晚成轮早达:不应在意成就的早晚。
  • 好将高笑代长吁:用高笑的态度替代长叹。
  • 公馀更励经邦业:在闲暇时更要努力学习治国的知识。
  • 思为清朝赞禹谟:希望能为清朝的治国理政贡献力量。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用词讲究对仗,如“乐国”与“清名”。
  • 比喻:将诗人与国家的关系比作治水与治理,展现出深刻的寓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个人追求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名声、事业和国家的深刻思考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宿:象征个人理想与追求。
  • 清名:象征高尚的品德与声誉。
  • 江山乐国:象征国家的安定与繁荣。
  • 风月:象征诗人的情怀与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名”指的是什么?
    A. 个人名声
    B. 国家名声
    C. 朋友名声
    D. 学校名声

  2. “未必晚成轮早达”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只看结果
    B. 关注过程
    C. 不在乎早晚
    D. 追求速度

  3. 范仲淹希望通过什么来代替长叹?
    A. 哭泣
    B. 高笑
    C. 长歌
    D. 默默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个人追求的思考,但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流畅;而苏轼的《赤壁赋》则融合了更多的历史背景,展现了对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沉思,两者与范仲淹的诗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范仲淹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